平淡出真奇──记陈国强老师和他的《毛野狐成仙记》□ 陈建平 文/图

白银晚报 2018-05-08 10:04 大字

陈国强老师1935年出生在靖远,靖远中学毕业后,又在西北师范学院中文专修,分配到临洮农校任教,1962年调入靖远一中任教。

我的高中生活是在靖远一中度过的,高一那时候陈国强老师给我上语文课。他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中等个儿,小分头,戴着一副厚度白色近视镜,平日里着装很朴素,上着一件灰色的肩头有补丁的中山装,下穿一条仍有补丁的蓝色的确良裤,脚上穿着一双布鞋,走路多低着头,给我的印象老是在思考着什么。

陈老师从外表看,邋里邋遢的,但只要走上讲台,他立马就像换了一个人,精神焕发,跟他的外观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的语文课,教法相对传统些,但语言含蓄幽默,而又铿锵有力,慢条斯理之中,却又精彩迭起,尤其是眼镜下两眼精光四射,把我们的注意力牢牢拴住,不敢丝毫游离。他讲课非常认真,一字一句一段都要落实。尤其是他给我们讲授的文言文《鸿门宴》,一课下来,我居然能背诵下来,至今不忘。

我喜欢他的语文课,不时去请教他问题。记得有一次晚自习,我去请教陈老师问题,他当时住在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砖木混合房子里,门前堆积着一堆煤块子,屋里摆放着4张床,充满了浓烈的旱烟味。但老师对我的问题解答得非常认真详尽。平时,我写的作文经常得到老师点化,进步很大。曾经有一次他还在班上表扬我,并亲自读我的习作呢!我上了大学,就是得益于他和像他一样的老师们的教导。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大学毕业后,我返回一中任教,跟陈老师在一个教研室,这样跟他接触就更多了起来,承蒙几位老前辈的指导,我的教学如虎添翼,受到师生好评。就在我教学到第八年时陈老师就退休了。

尽管退休了,但他一直没有闲下来,没有停止对知识的追求,还常常到教研室来,查找一些古诗词,丰富自己的学识。他有4个孩子,个个很优秀,为了供孩子上学,没少吃苦。据同事讲,刚到一中那几年,为供孩子上学,他和妻子一道外出讨过饭。

然而,从艰难困苦中走出的人,贫困同时造就了他坚强和大智若愚的性格,不因别人藐视而消沉。他常拎着一个铁桶子,到学生的大灶、宿舍,收拾学生丢弃的饭菜、馒头、饼子,在别人鄙视的眼光下生活。即便这样,也没有影响他对知识的追求,没有让他丝毫懈怠。不论白天多么劳累,晚上就着灯光,徜徉书海,躬耕心田,日积月累写成了长篇小说《毛野狐成仙记》。

早在靖远中学上学期间,陈老师曾用笔名陈槐娃在《甘肃日报》上发表了他的处女作《王家哥》(靖远花儿),这对于被人们忽视的靖远非物质文化的收集整理,丰富内容方面有其重要的价值,为地方民俗文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财富。

进入社会以后,陈老师因生活所迫,奔波四方,后到一中教学,日子渐次好转,但家里人口多,负担重,依旧不能全身心从事业余爱好。在长期从教过程中,忙里偷闲,曾先后创作长篇叙事诗《黄河儿女爱歌唱》、长篇小说《毛野狐成仙记》等,字里行间无一不闪耀着他博学睿智的光芒。

前几天,我因有事去找一位老师,说起已经仙逝一年多的陈老师,不胜感激。他送我一本陈老师大作《毛野狐成仙记》,还邀请我为老师写书评。可我怎敢评老师呢?这本书以前曾听陈老师说过,但一直没有通读过。得此书,如获至宝,当天下午,我就读起了陈老师的大作。

时代造就了一代人,那个时代就是那样的生活。毛野狐,真名叫毛雅仙,住在野糜滩,“本是个爽朗洒脱,重情义有胆识而怀有美好憧憬的妇女,用野糜滩人的话说是个有血性的女人。不知命运之神是怎样安排的,却使她受尽了人间的歧视凌辱,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由人变成狐狸,开除了人籍。而今居然由狐狸一跃而成仙,登上了仙界,这怎叫人不诧异呢?谁能想象到这之中包含着多少呕心沥血,可歌可泣的画面和镜头?”开篇这样起笔,就夺人心魂。文章从野糜滩着笔,从毛雅仙怎样流落到野糜滩,怎样变成了毛野狐,“野狐偷鸡”“毛野狐外逃”“毛野狐回来了”“毛野狐成精了”“毛野狐现原形了”“毛野狐失踪了”“毛野狐又回来了”“毛野狐得道”“毛野狐成仙”“神仙也有难处”等,诸多章节,读她的故事,了解她从人变成狐,又从狐变成仙的人生。眼前浮现出的是那个时代的心酸画面。

陈老师的语言雅俗共赏,文雅处风趣幽默,朴实里文雅高妙,乡土味很浓,俗语、歇后语、谚语娓娓道来,读他的作品宛如他跟你拉家常。如“野糜滩本来名声不好,人们叫它野民滩,自从添了毛野狐,声誉就更糟了,野糜滩就成了野狐滩”“野糜滩土壤瘠薄,硝碱遍地,草木殆尽,五谷不生”“这里的姑娘们就是花枝招展赛天仙,想要跳出野糜滩,那是猫儿念哼经——难成仙”,又如“隔山弟兄一团火,对门亲戚砸烂锅”“十冬腊月的烫烫炕,赛过皇上的玉龙床”“十个出来九个贼,一个不做贼,怀里揣着一双鞋”“千金姑娘十里香,半边寡妇一撮糠,宁喝一口新鲜汤,不吃一斗粗米糠”“狗肥了发狂咬主子,马肥了踢人抛蹶子”“官凭印,虎凭山,女人凭的男子汉”“拉大一个娃娃,愁白一头黑发”“驴踏的,马下的,骡子群里长大的”等等,口语信手拈来,自然顺畅,丰富多彩。不能不惊叹老师的文笔优美奇妙,文学作品能达到这种境界实属不易。

陈老师对生活的感悟相当深刻,如“幻想是伟大的,是神秘的,在严峻的现实生活面前,当你难以生存的时候,幻想会使你解脱,会给你力量,给你安慰,甚至给你一线光明”,这些处处包含生活哲理的话语引人深思。

陈老师还善于将民俗礼仪,穿插其中,贴近生活,贴近乡民,如结婚拜堂仪式,他写道“一拜天,鸳鸯交欢,银河共渡,永葆平安。二拜地,芙蓉并蒂;百年偕老,万事如意。三拜祖宗,携手并进;发扬前辈革命精神。四新人相拜,工农相爱,开放交流生个棒后代。五拜喜客,拜情客,拜宗族,拜亲戚,鸭子走路一步一点头。”都是民俗礼节的实证。

口语方言,平实随意。如“憨敦敦”“捍得住”“锅尽饱”“毛躁睡不着”“孽障人(可怜人)”等等,通俗走笔,酣畅亲切。

陈老师的作品内容能发掘时代内涵,展示社会风貌,情节上缝合自如,结构严谨,走笔徐急有度,叙事上平中突兀,一环紧扣一环,揪心动人。他笔下的毛野狐是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那个时代造就那样的人物,她的人生轨迹,在每章每节中都得到了体现,都包含着作者真挚的情感,毛野狐的人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地方风土人情的展示。陈老师的笔,走得实,走得巧,朴实有华,诗韵悠扬,他的作品以真实朴素通俗见长,今日之读,受益匪浅。

平淡出真奇,平凡显伟大。陈老师的人普普通通,见过他的人,根本想不到他能写出这样好的作品。而今,陈老师已“远行”,如今读他的作品,如见其人,如聆其言。这部富有鲜明的地方性和浓郁的时代性的文学作品,是老师为后世留下的一笔财富。

新闻推荐

沙漠边陲养路情——记白银市先进工作者高飞■金树栋韩敏文/图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景泰段路面专业化养护队队长高飞在平凡的岗位上,结合当前公路养护技术理论,埋头于技术创新、技术发明、技术改造,逐步成长为白银公路养护...

靖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靖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