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滴灌润开万亩荒漠

白银晚报 2020-05-15 09:00 大字

农业要兴,水利先行。景泰县坚持“兴水强县”战略不动摇,紧盯干旱山区“缺水”这一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先后谋划实施了寺滩引水、正路引提灌、黄崖坝上水、永泰川灌溉引水等四大“旱变水”工程,通过滴灌和补水灌溉等节水技术,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不断改善农业发展条件。

据景泰县灌溉管理站站长黄登禄介绍,该县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0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管道铺设约9万亩,修建泵房3座、设备房66座。

景泰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甘、宁、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地带,是甘肃省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之一。全县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干旱山区、盐碱区、风沙区三大片区,其中干旱山区占52%,干旱地区有近40万亩耕地因长期缺水而处于半撂荒状态,干旱缺水、土地分散、利用率低,严重制约着干旱山区农业发展。旱变水工程和高效节水滴灌的实施,不仅解决了干旱山区缺水的问题,更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全面提升了灌溉质量。

“节水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大概节水50%到60%,按照大水漫灌的水方量来算,正常的农作物大约在400方水,我们通过节水灌溉以后是170方水,节水成效很好。”甘肃菁茂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世雄深有体会

昔日东一块、西一块的分散小田变成了大田,田间地头多了一条条产业路、蓄水池。而这样的高效节水灌溉场景,是经历了大半辈子靠天吃饭的村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汩汩的大通水通过滴灌带、滴灌管等节水配套设施直达农作物的根系,适时地把水分补充,滋润着一颗颗幼苗,从幼弱到强壮,直至颗粒饱满。寺滩乡单墩村村民苏玉堂说:“现在铺上了薄膜,这个里面就这么细的小管管,给农作物提供水分养分,这个很好,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科学的灌溉技术和管理措施减少用水损失,以较少的灌溉水量满足作物正常生长需求,以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理想的产量和收益。沉寂多年的戈壁荒原焕发出勃勃生机,为景泰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闻推荐

以挂职为“媒” 搭建扶贫“桥梁” 景泰县加强东西部协作干部人才挂职交流工作张建玉

近年来,景泰县抢抓与天津市西青区对口帮扶协作的良好机遇,依托西青区各方面发展优势,广泛开展干部人才交流,为决胜脱贫攻坚提...

景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景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