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寂寞永泰城

陇东报 2015-04-13 21:24 大字

对永泰古城慕名已久,但一直无缘谋面。今年三月,终于乘便得以游览。

永泰古城因其外貌恰似卧龟,又被称为永泰龟城。古城坐落在甘肃省景泰县境内,寿鹿山、老虎山朝前倾斜的戈壁荒原上部,寺滩——芦阳盆地的西南边缘,现在的行政区划是景泰县寺滩乡永泰堡村。明清两朝,这里曾经是一座显赫的军事要塞,城池因战争而兴起,后又因自然环境的改变而逐渐衰落。

从景泰县城出发,朝着西南方风景名胜地寿鹿山所在处前进,车行二十多公里,远处的群山巍巍耸立,山下一座如四合院状的城堡,孤独地伏卧在山脚,犹如一只巨大的金龟,傲视着大片广袤的疆域,这就是永泰古城。一路上,自然植被极其稀少,眼见只有仅有一些被当地人称为线叶蒿草、矮蒿草、火绒草等矮小的植物在生长。战争中烽火将城池与西域大漠通联,然而,当烽烟慢慢散尽,古城也渐渐淡出历史的视野,成为一处几乎被后人遗忘在茫茫戈壁中的遗迹,唯有沿途所见残存的烽火遗址,似乎还在诉说着这座曾经的军事重镇四百多年的辉煌。

穿过古朴而沧桑的城门洞,走进静谧的古城内,在一座座黄土围墙构成的院落间穿行,从破旧的院墙里伸出的衰败的榆树枝叶,在西北特有的凛冽阵风中簌簌作响,夹杂着偶尔听到的狗叫声,给人以荒凉的感觉,而蓝天在黄土的映衬下显得越发的清澈深远。迈步其中,一时犹如进入了历史的通道,行走在几百年前先人们生活的时代。

踩着几近腐朽的木梯登上城墙,放眼而望,原有的城楼已不复存在,而约一公里见方的城内,从南门往正北方有一条端直的街道直达北城墙根。两旁众多的土坯房舍破旧不堪,但布局却显得鳞次栉比,纵横的街道井井有条,犹如巨龟背部整齐的铠甲。古城的土城墙、土街道和土房子,已经残断不少,与远处的绵绵高山和茫茫戈壁一起构成

大漠的奇观。这些景物,如同凝固了时间,将古城定格在了遥远的古代,但其厚重的文化背景,凝重的生活缩影,仍让我们这些远客浮想联翩,肃然起敬,慨叹不已。

据记载,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将军李汶奉旨率军讨伐鞑靼部落宾兔和阿赤兔等首领,大战中击败了鞑靼部落群首领,收复了大小松山,但这场争斗也摧毁了此地原来的要塞防守之处。之后,晋升为三边总督的李汶上奏朝廷,要求在永泰川修筑永泰城。在李汶的亲自监督下,永泰城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三月开工建设,第二年六月完工,整个城池形状酷似乌龟,故又名“永泰龟城”。

李将军新修的永泰城南依老虎山,东北接永泰川,城墙由黄土和着砂石夯筑而成,周长一千一百一十七米,墙高十二米,城基厚六米,占地面积三百一十八亩。整个城池平面呈椭圆形,城门向南开,外筑甬门,外门叫“永宁门”,内门叫“永泰门”,门稍偏西,形似龟头。城内设有军事机构,并察院一条街,城墙内边围城墙一周还修有马道。城墙上有射击垛口,城四面有四个瓮城,形似龟的肩足,上建有瞭望哨,现保存尚好,只是瓮城上的建筑已不存在了。城北有一座和城墙一般高大的烽火台和五座较小的烽火台渐次远去,形似龟尾。城南有一太极圆池,引自南山之水,常年不干。

据史料记载,永泰古城最早有深二点五米、宽六点六米的护城河环绕,人畜不能自由跨越,是一道完备的军事防线。如今硝烟散尽,护城河也早就没了河水,只留下宽约六米,深约一至两米的壕沟,形状还清晰可辨。城外正北约八百米处有一座烽火台完整地矗立在旷野里,再往南北两侧分别有指向兰州和原长城方向绵延数十里的烽火台。

永泰城建成后即成为军事要塞,当时的兰州参将就驻扎在这个城堡内。战备之时,城内驻有士兵两千多人,马队五百人,附属设有火药场、草料场、磨坊、马场等机构。作为一道完备的军事屏障和防御工事,在明清两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四百多年来从没有被攻破过。明朝后期松山战役之后,西北甘肃边界虽仍然屡遭异族进犯,但都被抵御在长城之外,兰州也从未失守过,就与这座连接兰州和长城的古城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分不开。

永泰城内原有多处古建筑,有大佛寺、诸神阁、玉皇殿和数道牌楼,还有三边总督李汶公馆、协镇衙门、参将府衙、游击衙署、察院等古建筑群,这些古建筑在五六十年代被拆除,早已不复存在,留下来的只有土层里随处可见的方砖和瓦块。仅存于城中心的“永泰小学”建成于民国三年,系中西式结合的哥特式建筑,算是最古老的遗迹了。

城东南部有一块占地面积为五百多亩地的平地,是当年的练兵场。在离练兵场前约四百米处,还可以看到宽十七米、高八米的射箭靶墙,墙上隐约可见箭簇留下的疤痕。操场中间建有高两米的平台,台上原建有三间坐北朝南的阅兵台,红漆明柱,雕梁画栋。可惜现已拆毁。除此之外,在永泰古城周围,至今还能找到仓库、火药场、草场、教场、屠宰场、水磨台、敌楼和烽燧等多处历史遗迹,有些历史痕迹甚至还清晰可见,但均已不复原貌。

永泰古城从建成至今,经历了四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当然还有不少关于英雄的传说。清朝初期,此城由岳飞十九世孙岳镇帮屯守,其孙岳钟琪智勇双全,被誉为“三朝武臣巨擘”,就出生在此处,直到二十七岁才随父离开此地入四川籍。岳氏祖孙三代对龟城的影响,使永泰古城名声远扬,英雄的传说也让这座大漠中寂寞的古城更加悲壮了。

沿着满是历史文化的碎石,寻访着当年岳钟琪将军当年为城内修补的五眼泉,我们碰到了一位热心的李崇仁老人,他原是永泰小学校长,他告诉我们,古城内现在的居民大多是明代驻兵的后代,所以没有一个统一的姓氏,起初大概有七八十个姓,数千人。现如今,连年干旱之后,城内目前居住着七十二户人家,四百多口人,大多是老人孩子。

城内民居也是新旧不均,少部分家境好的人家陆续翻建了砖瓦房,经济条件差的,还住在太爷辈们传下来的土坯房里,但也恰恰是这些贫困的居民,让这些土坯房子保持着原有生活的味道,也保持着古城的原汁原味。

古城虽然一片苍凉,但在外界看来,仍蕴藏着一种无比的神秘感。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的军事防御重镇,原始的耕种放牧生活,古城因此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影视城。国内有许多历史剧影片在这里取景,由此,这个曾经似乎被人们忘记的历史古城逐渐引人注目。

永泰古城,戈壁之上的伟城,戈壁之上的孤城,在平凡的黄土高原,向我们尽情地展示着西部的豪迈和雄浑:曾经,这里是通往西域异邦的门户,坎坷的古道似乎还不时响起商贾行旅的驼铃声声;曾经,这里是兵家剑拔弩张的战场,残存的古墙仿佛还在讲述着当年的飞沙征尘。那一时间的楼阁连亘,商贾云集,游人如织,依稀还在眼前。如今,这座历经四百余年的古城,已经满目疮痍,城墙上到处有大大小小的窑洞,裂缝和崩塌的痕迹更是随处可见。在极度的生态恶化和严重的缺水的背后,这座镶嵌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古城池将何去何从?当历史与现实交汇之时,古城里剩下的居民将怎样生存?

古城,还有说不尽道不完的传说和故事,以及我们眼前所看到的平平实实的戈壁人的普通生活。当我们走出古城,夕阳西下,于黄昏之时再放眼周围广袤的原野,除了荒漠,戈壁,砾石与飞尘,再就是一些隐隐的电线杆,几乎见不到一棵树木。从永泰城回来后,我一直为这座古城的命运而担忧,它原有无所畏惧的身躯,已难以掩盖苍老衰竭的心脏。有资料称,目前景泰县有关部门已经制订了《永泰城的规划保护方案》,但愿人们能给古城恰当的处方,拯救苍老,恢复青春。

孤独大漠剑,寂寞永泰城。

新闻推荐

炎炎夏日景泰一小区停水一月多业主质疑:物业管理者有违法违纪行为

本报讯(记者张萍)水本是生命之源,尤其是在大热天不可或缺。但在白银市景泰县705南路7号楼小区,就出现了这样让人不可思议的事。一个居住了28户...

景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景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寂寞永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