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党旗映红致富路——会宁县新添堡回族乡党建引领奔小康见闻特约通讯员 王瑞

白银日报 2017-06-09 10:57 大字
当下,走进会宁县新添堡回族乡,欣喜地看到各村牛肥羊壮;田野里用地膜覆就的垄带闪闪发光,非常壮观;新农村住宅错落有致;文化广场亮堂整洁;项目工地上机器隆隆;干部们穿梭于村舍,群众们忙碌于田间,村庄掩映于绿树之中……处处呈现出一派人勤业兴、生机盎然的和美画卷。

新添堡回族乡位于会宁县东南部华家岭北麓,属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干旱山区,是一个回、汉、东乡三个民族杂聚的民族乡,也是白银市唯一、全省人口最多的民族乡。由于受自然条件、历史缘由影响,这里的群众过去生活一直很贫困,但今日的该乡风生水起,发展迅猛,已成为会师大地上的一道亮丽风景。而这一切,得益于高扬在这块土地上的一面鲜红旗帜——全乡各村党建工作的强力引领。

“养殖过程中,不仅在思想上给大家鼓励,更重要的是在技术上培训,在资金上协调帮扶。”说起村党支部的好处,道口村郭家组农民郭志发如数家珍,“养殖刚起步,资金紧缺要贷款,由于我年龄大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村支书马金虎就协调乡信用社给我贷款30万元。去年收购饲草,需要周转资金,村主任摆玉德二话不说借给我8万元。只要哪家养殖户的牛生病,村党支部就会联络农技人员及时治疗……”谈及这些,老郭感动不已。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道口村党支部多次获得“白银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全县优秀党支部”等先进称号。村民们一致称赞马支书是他们发展的开路人、致富的带头人、生活的贴心人。在村里,笔者见到了当了25年村支书的马金虎,他今年60多岁,但精神格外矍铄,由于他对全村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当地百姓要求他继续连任。说起道口村的发展,马金虎说:“党支部就是一面旗帜,村民们的致富路子就要靠村党支部来规划来引领。”他告诉笔者,道口村是纯回民村,结合民族实际,村党支部确定全村发展以肉牛养殖为重点,以全膜玉米种植和劳务输转为补充的三大支柱产业。目前,全村肉牛饲养量2800多头,种植全膜玉米4000多亩,输转富余劳动力450多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310元。下一步,村党支部将结合党建引领奔小康行动,通过“党建+产业培育”“党建+民族团结”“党建+美丽乡村”等工程,把道口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肉牛第一村、小康文明村。

该乡回河村是一个纯汉民村,四山环抱,气候潮湿,属二阴地区。全村土地较多,但群众传统种植冬小麦,产值并不高。村党支部书记王斌是一位有思路、有闯劲的80后,他想到回河村气候潮湿适合种植中药材,就大胆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全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去年,他流转了150亩土地,带头种植了柴胡、牛蒡子、黄芩等中药材,虽是第一年探索尝试,但年底一算账,每亩纯收入2600多元,这个收成让他和村民们喜出望外,更是增加了大家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为方便群众,今年年初,王斌注册成立了中药材合作社,为种植户免费提供籽种、苗子和技术培训,并且签订合同秋后统一收购。在他的帮助带动下,今年全村中药材种植户发展到40多家,面积800多亩。

站在回河村的半山腰往下看,一座座白色的中药材苗棚就像一块块白色的玉石闪烁在那广阔的田野之间,为这贫瘠偏远的乡村平添几份收获的希望。望着远方,王斌深情地对笔者说:“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就要为群众多谋事,多带头,多服务。结合***工作,我们回河村要在两年内达到户均种植中药材10亩以上,通过持之以恒地抓,真正把中药材打造成全村的富民产业、支柱产业。”

民族乡里党旗红,产业富民气象新。在党建引领奔小康行动中,新添堡回族乡突出政治引领、堡垒引领、人才引领、服务引领、组织引领、信息引领,将落脚点放在培育富民产业、加快脱贫攻坚上。乡党委书记祁虎山告诉笔者,乡、村两级党组织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发挥着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要牢牢树立依托党建开展工作,带领群众发展富民产业的理念。结合新添堡回族乡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今后,全乡将重点夯实全膜玉米、黑膜马铃薯两个基础产业,提升草畜这项支柱产业,壮大蔬菜、林果两项主导产业,发展小杂粮、中药材等一批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努力把新添堡回族乡打造成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乡、党建工作的先进乡、产业富民的样板乡、文明富裕的小康乡。

新闻推荐

读书,去一个有水的地方新华社记者聂建江

“去一个有水的地方。”8年前,年仅10岁的小姑娘王琼许下了一个心愿。8年后的今天,当年许下心愿的小女孩走进高考考场,迎来实现自己梦想的一场考试。王琼的家乡会宁县位于“苦瘠甲天下”的甘...

会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会宁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