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源远流长溯同宗 继往开来报祖恩——从《冯氏族谱》说家风家训□ 冯小峰 冯焱鑫

白银日报 2015-10-18 19:58 大字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国依国史治国兴邦、弘扬文化。家之谱记祖宗之名讳,序支派之源流,载一家一族世系,录本族重要人文事迹。谒一家一谱,知氏族之分合、门第之兴衰,教育后人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光宗耀祖。所以族谱之立者,为考世系,知始终,以全人子之道也。有族谱,犹国之有史也。史不可断割,唯知其昨日,方能展望未来。缘木寻本,饮水思源。

冯姓早在东周时期就已经出现,据《元和姓纂》和《广韵》记载,冯姓是周文王之后,我们的祖先,可追溯到周文王的第15个儿子毕高公,他的后代封在魏地,其子孙采食于冯城,于是,这一支子孙就以邑为氏,就是冯氏。《世本·氏姓篇》载,冯姓乃“郑大夫冯简子之后”。因郑国建都于今河南新郑,故此支冯氏出自新郑。战国末期的大将冯亭,任韩国上党守,入赵国,拒秦战死,其宗族分散,有的留在上党潞县(今山西潞城东北),有的留在赵(今河北境),并发展繁衍下去。三国以前,冯氏还有迁至今四川及湖北者,河南冯氏则分布于今内黄、宝丰、焦作、南阳、安阳等地,其中潮阳为当时的大族;到了东晋末,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的冯氏又有徙居和龙(今辽宁朝阳)者。

会宁县冯姓是同宗。据王启明编的《族谱集锦》第29页《会宁细米岔冯氏族谱序》中冯珍写道:“吾细米岔冯姓,原籍始平郡,即今陕西省兴平县。又曰山西大槐树下人,何朝何代移居现地无据可查,却与县城北校场,王庙寺南岔,河畔冯家堡,郭城黑虎岔冯姓同系一宗。”第46页《会宁王庙乡冯氏族谱序》中冯继宗述道:“清初,吾族家境充裕,乃当地旺族,不料同治建元,回汉相残,兵灾侵淫,祖辈分枝,据传一支迁校场,一支迁寺南岔,一支迁河畔冯家堡,此几处族人,我们至今互相称之,辈分未乱。”

冯氏英才辈出。战国时的冯驩,为齐国孟尝君门下有名的食客。西汉有冯奉世,上党潞县人,宣帝时曾率兵击破莎车,后为左将军,封关内侯。东汉人冯异,被刘秀封为阳夏侯,任征西大将军;京兆杜陵人冯衍,为辞赋家;十六国时,长乐信都人冯跋,推翻慕容熙的统治,建立地方政权,国号燕,史称北燕,历时27年,于436年被北魏所灭。五代时的冯道,后唐、后晋时历任宰相,契丹灭后晋,又附契丹任太傅,后汉时任太师,后周时又任太师、中书令。南唐著名词人冯延巳,任中主(李璟)时的宰相。北宋有大臣冯京,仁宗时权知开封府,神宗时进参知政事。元代有散曲家冯子振。明代有散曲家冯惟敏,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清代有诗人冯班,清末有爱国名将冯子材,于70岁高龄时,大败法军于镇南关,为当时受外国列强欺压的中国人扬眉吐气了一番。其他有名的还有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冯云山,民国时期的著名将领冯玉祥,民族女英雄冯婉贞等等。

共和国成立后,父辈中也出现了几位杰出的佼佼者。冯琯早年投身革命,1954年5月到1958年6月担任会宁县人民政府县长,先后三次主持定西地区的教育行政管理,为陇中教育的兴盛、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被人们誉为“陇中教育的奠基人”,为我们冯氏家族中第一个省厅局级干部。冯理参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制造过程,为中国原子弹成功发射做出了杰出贡献,多次受到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被誉为冯氏家族“光宗耀祖的科技人”,为我们家族中第二个省厅局级干部。冯应军是我们父辈中第三个获得成就的名人。1964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陇东灵台中学任教,25年来他为陇东灵台县人民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成绩。198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一九八三年、八四年连续两年被评为甘肃省学校少儿先进工作者和省优秀班主任,其事迹登报表彰,被甘肃省列为教育界名人之一。

祖先有德,子孙事业有成。我冯氏宗族后人在祖先们一代又一代的谆谆教导下,在祖先懿德风范的影响下,在祖先的庇荫下,繁衍生息,继往开来。我族子孙今则人口众多,枝繁叶茂,家道殷实,人才济济,业绩煌煌,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才,创下了骄人的业绩。从政者,有地厅级干部、县级干部、科级干部多人;从事科学研究者,有博士生、研究生、专家、工程师、企业家数人,皆出类拔萃,独当一面。从事教育、培养英才者有之;投笔从戎,保家卫国者有之;献策出力,惠及桑梓者有之,可谓祖德浩荡。时至今日,我族嗣裔,秉承先世遗风,以仁爱立本,以孝悌治家者,与日俱增;尊老敬长,敦宗睦族,事业有成者,口碑载道。

我冯氏历代祖先教育后代要以孝义为本,以忠义为主,以廉洁为先,以诚实为要。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慎处事,慎言语,孝父母,睦宗族,敬祖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子。古人云“教妇初来,教子婴孩”。“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子当以养为心,父当以学为教”。把“勉学”作为教子的主要内容,勉励后辈学须一贯,“光阴可惜,譬诸逝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固需早教”“学而要深,皆欲根寻,得其学本”。

事亲。俗话说:“爹养儿小,儿养爹老。我养你牙长,你养我牙落。”赡养父母是儿女应尽的义务。“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不记当初娘养我,且看今朝自养儿”。父母的辛劳,万万不可忘怀。

兄弟。兄弟各自有了妻室儿女之后,情感有可能变得淡薄。因此,要搞好兄弟关系、妯娌关系。不听谗言,始终如一;若有矛盾,先顾大局。兄弟和,顺气丸;妯娌和,家不散。

治家。“长辈表率”,长辈对晚辈有着人格陶冶的表率作用。“持之以俭”,即节约用度须符合社会规范。“娶妻娶德,勿讲财色”,重在品德,重在贤惠勤劳。“耕读传家”,既要勤劳动,又要勤学习,便可享用无穷。

邻里。俗话说:“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足见处理好邻居之间关系的重要。古代素有“行要好伴,住要好邻”的训诫,十分讲究“择邻处”,主张与邻为善,以大局为重,避争归好。处理好与邻居的关系,也是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属于人际交往的范畴,应以“和为贵”、“友情为重”。

涉务。须忠于职守,赤胆忠心。对于上司的长短,敢于直言,不唯“上级意志”是从;对于同事的得失,敢于批评,不投其所好;对于朋友的苦衷,能感同身受。做正直的人,光明磊落,敢于坚持真理。

慎处事。善德是积。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恶人,人亦恶我。我慢人,人亦慢我,此感应自然之理。

慎言语。言语要谨慎。交友要选择。若是贤友,愈多愈好,只恐人才难得,知人很难。

孝父母。父母生子,人而不孝,不如禽兽,天地所不容。孝为百行之本,欲行善必从孝开始。

睦宗族。人生在世,要一团和气,慈幼、怜孤、恤寡,劝善戒恶,排难解纷。

敬祖宗。维木有本,维水有源,敬祖宗即是从孝字推上去。常存善心,行善事,恐辱先人,此敬祖宗之行也。省坟墓,奉祭祀,重谱牒,此敬祖宗之事也。

我冯氏的家训,反映了历代祖先为了使子女成大器,不惜谆谆教诲,循循善诱,把自己对世界的看法、立身的要点、生活的艺术、处事的诀窍,毫无保留地传授、灌输给自己的后代,希望他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新闻推荐

会宁县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会宁讯(特约通讯员张文广郜雪峰)今年以来,会宁县坚持“农村党建抓晋位、社区党建抓规范、企业党建抓覆盖、机关党建抓作风”的总体思路,努力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新...

会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会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