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他的名字叫“曙光” ——记“的哥”陈应林和他的“兰州出租车一家”QQ群

甘肃日报 2014-03-12 19:14 大字

他的名字叫“曙光”

——记“的哥”陈应林和他的“兰州出租车一家”QQ群

他的名字叫“曙光”——记“的哥”陈应林和他的“兰州出租车一家”QQ群

他的名字叫“曙光”

本报记者 李欣瑶 实习生 孔维一

蒋应林又一次在电脑前睡着了,一旁的手机不停振动,在提示有新微信进来。儿子为他披上毯子,蹑手蹑脚地出去了。他知道就算叫父亲去床上睡,父亲还是会执拗要把群里的管理工作做完再休息。

五十知天命,50岁的蒋应林在兰州开了八年出租车,儿子女儿都结婚了,本该慢下来开始享受悠闲的生活,他反而“加速”起来——自从三年前和别人一起创建了“兰州出租车一家”QQ群,他就几乎没了空闲时间。

埋下种子

“兰州出租车一家”本是出租车司机互帮互助的群体,哪里抛锚了,谁受到不公正待遇了,他们都会伸出援手。

2012年,电视上播放乡村教学点生存现状的节目深深打动了蒋应林,他有了带动全体群友去做公益的念头。在与其他管理员商议好之后,他们决定去会宁县柴湾小学,为孩子们过儿童节。

当天,22辆兰州市的出租车,载着文具、体育用品,向会宁县浩浩荡荡出发了。蒋应林现在还记得,那一天,天非常蓝,孩子们拿着新篮球在操场上追逐着,他感觉自己看到了另一个甘肃。

这个平时豪爽的男人竟抑制不住啜泣起来。他掏空了口袋,把群里的捐款和自己仅有的200元钱都交到校长手上:“娃娃们都靠你了,我们还会再来的。”

公益之根

这之后,“兰州出租车一家”就不仅仅是“小家”了,哪里需要,他们就去哪里,细心的蒋应林每次活动完都要整理一遍全部细节,活动照片、各种标识、经费使用详表等,他整理好以后,就会上传到群空间,所有群友都能看到,都有追问的权利。

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交界处发生6.6级地震。正在跑早班的蒋应林把车停到路边,调大广播音量,生怕漏掉重要信息。

手机微信里,群里已经有人提议去救灾。“大伙儿老地方见!”蒋应林在群里留下这么一句话,便调转车头,向群里经常聚会的小馆子驶去。

救灾刻不容缓,开了个简单的碰头会,大伙儿各自分配到任务,就四散去执行了。买来的大量纯净水、面包、方便面,还有一些医疗、生活用品,全都汇集在蒋应林家里。

23日凌晨4:30,车队出发了!

22辆车,33名兰州市出租车司机,4个多小时,到达岷县岷川镇。

岷川镇是重灾区,出于安全考虑,当地接待人员没有让他们参与救灾。蒋应林和群友们一箱一箱地把救灾物品搬到指定位置,他们没有让接待人员搭手,大家都觉得,自己多做一点,真正救灾的人们就能少辛苦一点。

梦的果实

蒋应林50岁了,他说他累了,找了个夜班司机帮着跑跑活儿。儿子以为父亲会清闲下来,不料蒋应林陪伴家人的时间反而更少了。他一有空就趴在电脑上,QQ、微信轮番响,他还上网学习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儿子问他,他说是学习新知识,不要落后于人。其实他每天琢磨的,就是怎么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兰州出租车一家”的公益活动中来。

他还是那个敬业、健谈的出租车司机,不同的是,他开始向乘客讲述“兰州出租车一家”的故事,他会自豪地告诉你,他在群里叫“曙光”。

他说,中国人什么事儿都能扛过去,靠的就是你帮帮、他帮帮。

他说,如果不是帮助别人,他可能只想着退休遛鸟,提前进入老年生活。

他说,别人创业,我“创副业”,还要好好干!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闻推荐

端午节的“孝贤表彰会”

端午节的“孝贤表彰会”端午节的“孝贤表彰会”本报记者李保荣6月2日端午节,一大早,记者来到被树为“全国文明村”的会宁县郭城驿镇红堡子村采访。村委会旁边的村文化活动广场上,已经挤满了近千名村...

会宁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会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