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甜蜜”事业 带领群众致富 记西林县八达镇红星村党员致富能人黄虎 □王 勤

右江日报 2020-07-29 09:27 大字

“嗡嗡嗡、嗡嗡嗡”……近日,在西林县八达镇红星村平用屯渭鲜沟顶的中华蜜蜂养殖核心示范基地里,一位个头不高、戴着茶色眼镜、脸上挂着淳朴笑容的中年男人不停地在蜂箱之间穿梭,时而取蜜,时而摇蜜,忙得不可开交。他就是西林县八达镇红星村党员致富能人黄虎。

小试牛刀,开始铺就“甜蜜”路

黄虎大专毕业后,一直在外经商,经营木材、苗圃等生意。2013年,他发现家乡的蜂蜜可以卖到160元至200元1公斤,于是,就花了3000元从当地造林户购买了26个木桶式蜂箱,拉到自家房前屋后放置,然后到山上抓野蜜蜂群,并告知乡亲们,谁发现有野蜜蜂窝让他去收,就奖励其1公斤纯正野蜂蜜。慢慢地,黄虎养的蜜蜂发展到100多窝,一年收入3万至5万元。

“一年中,一般要赶三四个花期,最长的花期1个月,最短的15天。每年从5月到8月,基本都在外面跑。”黄虎说,西林县广阔的森林面积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蜜源,非常适合我国特有蜂种中华蜜蜂的养殖。

和所有养蜂人一样,黄虎的“甜蜜”事业充满艰辛。为了追花,他一年至少要搬两次家,蜜蜂在哪,家就在哪。凭着对养蜂的热爱,黄虎双脚踏进深山里开始了中华蜜蜂养殖之路。

支部引领,党员抱团谋发展

2018年,在红星村党支部的宣传动员下,黄虎和黄圣华等4名党员共同出资筹建中华蜜蜂养殖基地。为进一步提升规模化、组织化程度,黄虎积极组织本村贫困户、养蜂户成立西林县裕德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本村贫困户、养蜂户发展蜜蜂养殖产业。据统计,养殖基地委托51户贫困户代养蜜蜂,共养殖510箱。

“养蜂基地建起来后,蜂蜜销路如何打开?贫困户养殖技术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养殖基地的重大事项如何协调解决得有一个组织保障啊!”成立一个党支部的念头在黄虎脑海里闪现。带着这个念头,黄虎请示西林县两新组织党工委,获得批准后,裕德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在基地成立起来了,由黄虎担任支部书记,主要负责组织党员及社员代表召开会议协商解决基地在发展蜜蜂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及问题。

在党支部的引领下,裕德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很快与西林县山中宝、农园汇、乐村淘等公司签订购销协议,畅通了蜂蜜销路。同时,合作社党支部主动争取上级支持,创建县级养蜂“甜蜜课堂”实训基地,通过开展养蜂技术培训,辐射带动周边乡镇33名党员、25名致富能人、319户贫困户发展蜜蜂养殖产业,形成了“党员能人+合作社+企业+贫困户”的扶贫模式。

今年,该基地预计能够产蜂蜜15000公斤,产值约60万元,将为委托基地管理的30户贫困户带来收入12万元,每户增收4000元以上。

“甜蜜”流淌,致富方法齐分享

通过养蜂致富后,黄虎第一时间想到了贫困户。“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左邻右舍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现在家里条件变好了,我要把养蜂技术传授给大家,带动大家一起依靠蜜蜂养殖脱贫致富。”黄虎说。

有了这个念头后,黄虎经常早出晚归奔波在西林县的贫困户家中,上门入户现身说法向他们宣传养蜂的好处,不仅手把手教村民养蜂技术,还免费为村民提供养蜂工具、蜂药,帮助村民解决养蜂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承诺会传授蜜蜂养殖、防病等相关知识。在他的努力争取下,该县农业主管部门批准将“西林县中华蜜蜂养殖核心示范场”放在裕德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投入深圳市罗湖区帮扶资金50万元,建起裕德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技术培训基地。

“只要镇里还有一户贫困户,作为共产党员的我就有责任带领他们致富。”在黄虎的心里,党员致富能人不只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帮助,让贫困户真正体会到“勤劳的双手换来的幸福生活比蜜甜”。

新闻推荐

“我可以”□西林县一中1917班 梁岑珍

我依稀记得,小学五年级暑假的时候,我早上因为起床晚了,所以就没有吃早餐,只能吃中午饭。妈妈总对我说:“你是个懒人,像一尊...

西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