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征拆提升群众满意度 西林县多举措推进高速路征地拆迁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欧 贤 通讯员 黄燕群

右江日报 2020-07-07 09:06 大字

田西高速项目全线永久用地征地已完成19262亩,占永久用地总量19656亩的98%;临时用地征地已完成5083亩,占临时用地总量5980亩的85%……这是田西高速项目在西林县境内征拆工作的最新数据。这份亮眼的成绩单,离不开西林县政企联合开展的人性化征拆工作和广大群众对高速路建设的大力支持。

政企联手破解征拆难题

主要领导督战甚至下场征拆、与企业建立良好沟通机制、及时解决群众矛盾,这是西林县征拆工作取得快速进展的主要原因。

“马蚌镇段总长度为27.95千米,涉及7个行政村,红线内永久性征地任务464.25亩。截至5月31日,已全部完成永久性征地协议签订,并将6852.11万元全部发放到群众手中。”马蚌镇镇长杨创达向记者介绍,该镇是全县5个有田西高速项目征拆任务乡镇中唯一率先完成100%永久性征地任务的乡镇。

“主要是前期宣传做得好,像其他地方会出现的一些群众抢栽抢种的现象基本没有出现,让我们的工作能顺利开展。”马蚌镇多所合一站站长黄韦平说,该镇的木材储存量是全县最多的,征拆工作涉及到林木采伐指标的发放问题,原来让群众到镇林业站办理,但进度太慢,于是镇里决定把采伐证的发放工作放到屯里,一个星期就把报有的证全部发放完毕,有力推动了全镇的征地工作。

古障镇积极联系中国能建葛洲坝田西高速公司,发挥联合优势,做好征拆工作。“我们镇辖内涉及永久性征地面积3606.61亩,临时性征地面积约600多亩,坟墓约369座,是西林县涉及亩数、户数最多的镇。”古障镇高速协调办工作人员莫佳龙说,为了解决征拆面积多、拨款数多容易造成数据混乱的难题,他们联系了中国能建葛洲坝田西高速公司,发挥技术优势,制作了一个专用的excel表格编程,这个编程在制作高速公路征拆一览表、汇总表过程中快速计算错误少,得到了西林县协调办领导的认可,并作为优秀工作方法向其他乡镇推荐。“当然,征拆工作最主要是靠大家的努力,我们的同志为了尽快完成任务,都自愿放弃节假日,一直在一线奔波,才取得了目前的成绩。”莫佳龙说。

群众主动配合征拆工作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该县征拆工作的群众满意度高,是因为人性化的工作方式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马蚌镇八大河村蚌关屯的贫困户王保远打心眼里认可镇里的征拆工作。2018年底,王保远一家拿出全部积蓄,拆除了原有的老房子,建起了几间平房,一家人住了进去。2019年,高速路征拆工作逐步开展,王保远家新建的房子正好在红线范围内。虽然对新房子很是不舍,但王保远深知高速路建设拖不得,他一拍大腿:“搬!”在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签完协议的时候也快过年了,王保远提出了一个愿望,希望能在家里度过这个春节,他的愿望得到了满足。2020年,刚过完年,王保远一家搬出新房,租住到不远的一间空房里。不久后,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王保远一家的平房被顺利拆除,成为马蚌镇最先拆除的4栋民房之一,为其他征拆户树起了一个好榜样。

“高速路建设是一件好事,路线经过我家这里一定要支持。等路建好了去哪里都快,以后出行就方便多了。”王保远对镇里的人性化拆迁工作十分满意,现在他有一个新愿望:“希望安置地尽快落实,我们家可以重新起一栋新房,也希望高速路尽快建好,给我们带来好生活。”

今年72岁的农文华住在那劳镇那劳村老街屯,他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也是那劳镇征拆工作开始后最先征地的一户。农文华家里几十亩地种植了玉米、板栗、桐果、油茶、柑橘等不少经济作物。去年,征地标准还没下来的时候,镇里的拆迁队员找上了门,原来由于前期建设需要,农文华的12亩平地需要先行征用。农文华二话不说,当即同意:“我们听政府的,有需要我们就奉献。”如此,在不知道补偿标准的情况下,农文华第一个签下了协议。后来,征地补偿标准下来,他拿到了赔偿金6万元。“我支持国家建设,国家给多少就多少,不讲价。”农文华说。

新闻推荐

马蚌镇多举措确保汛期安全

本报西林讯进入汛期以来,西林县马蚌镇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汛工作第一要务,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

西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