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放弃自己的追求□莫文龙 文/图

右江日报 2018-11-09 07:36 大字

何永军在给自家肉猪喂食。

在西林县古障镇一个叫八保的偏僻山寨里,有个叫何永军的汉子,幼年丧父,刚念完初中,就不得不放弃学业,回家与母亲一道挑起家庭的大梁。

正当他下决心振兴家业的时候,弟弟闹着要分家,妻子又处在哺乳期,偏巧母亲又因骨质增生致残。这可怎么办啊?何永军头顶上的天真的好像要塌了!经过一阵煎熬、几番挣扎,他嘱咐妻子照料幼儿及母亲后,便背起背包到镇外县内四处打零工。

20世纪90年代初,何永军在外打工时,看到某些人种植香菇搞创收,成效不错,不由怦然心动:八保寨不缺树木,何不试着栽培香菇?说干就干,他购来菌种,伐木锯段,钻孔下种,搭架铺棚……玩命地干开了。次年开春,香菇终于长出来了。从种植棚到泥垌圩场,有近10公里的山道连摩托车都开不进去,他只能雇请寨上的马夫驮香菇到圩上卖。没想到,香菇没卖出什么好价钱,最后不得不贱价抛售。何永军的心也凉了半截。正当他想打退堂鼓时,有几个村民却找上他的家门来,不断地夸他致富有窍门,还希望跟他做学徒。这事给了他很大的安慰和鼓励,决定继续种香菇。几经咨询对比,他终于悟出,自己在买菌种和管护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还有不少需要纠正和规范的环节。

经过一番努力,何永军与几个农户种出的香菇,无论是品质还是产量,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只因交通不便,增加了种植的成本,收益甚微。随后,村里山上适宜种植香菇的树木越来越少,种香菇的成本也就越发的高,何永军他们不得不放弃种香菇这一行当。

一个偶然的机会,何永军参加了县里为农民工免费举办的焊工培训班,他报名参加,学会了焊接技术后,他背起焊械在县内四处奔走,兜揽生意。苦干了两年,何永军终于攒下了9000多元钱,这是他人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可是,叫何永军揪心的事又接踵而来,他那体质原本虚弱的小儿子三天两头患病,求医耗费不少钱,残疾的母亲又因心脏病突发需住院治疗,恰好大儿子于2014年考上大学,也需要一笔不菲的资费。支付这些费用,何永军那几千元钱无疑是杯水车薪!这时,村委会的干部看到他的窘境,帮助他家申请了“农村低保”补助。

为了应对生活,何永军思忖再三,再次作出了养殖能繁母猪的决定。他曾一度养过母猪,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他眼睁睁看着母猪连同15只幼崽全部瘟死。他当时心灰意冷,身心俱疲。可是他觉得自己是一家之主,不能就这样放弃追求。

大约半年以后,何永军利用工余时间,刻苦钻研母猪的养殖及管护知识。征得老伴的同意后,他向亲戚借了2万元,又申请3万元的扶贫贷款,然后,全身心地扑在改造家里8亩老茶园、种植3亩沙糖桔和养殖1头能繁母猪的事上。他不仅教会了老伴许多生产的知识和技术,还利用农闲时段,到县域内搞电焊挣钱。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年打拼,何永军除了沙糖桔还没产出,其余几个项目都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不仅把债务还清,还有近2万元的结余,家里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看着与弟弟一家子居住在一起,很不方便,他倾尽积蓄,另外贷款9万元,投工投劳,建起一栋两层半的小洋楼。

望着一畦畦绿茵茵的茶树,看着满栏胖嘟嘟的肉猪,想到自己越来越精湛的焊技和越来越丰厚的工酬,何永军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他深有感触而自豪地说:“我能有今天,全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2018年,我家的人均纯收入早已超10000元,年内脱贫不在话下!我为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力争3年内过上小康生活!”

新闻推荐

普合苗族乡扎实开展深化领导班子建设年活动

本报西林讯为巩固深化领导班子建设年活动成果,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西林县普合苗族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

西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