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生命的天使
医院里有这样一支队伍,她们巾帼不让须眉。你常常能听到她们口中重复着这样的话语:大口吸气、屏住呼吸用力、看到宝宝的头发了,加油,接着再来一次……她们仿佛运动场上的啦啦队,总是鼓励着、安抚着恐慌、无助的准妈妈,把一个个小生命迎接到这个世界。她们就是托起生命的白衣天使——助产护士。
小珍是西林县人民医院的一名助产护士,每天奔波在产房小心翼翼监测胎心的变化、记录产程的进展,乐此不疲。
记得有一次,小珍参与一场新生儿的抢救经历,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镜头历历在目。一个未足月的早产儿,因为其母亲缺乏基本的知识,羊水破了两天才入院。入院时听诊胎心音只有80多次,那位母亲说:“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的机率,都要给孩子一个触摸世界的机会。”这番话深深地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医护人员。于是,医生马上开通紧急“绿色通道”,做了急诊剖宫产。这个小生命,出生体重仅有1.7公斤,当时除了微弱的心率,其他生命体征几乎没有了。在场的医护人员不敢懈怠,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可是婴儿的心率还是越来越微弱,甚至已经听不到了。当医生把情况告知家属时,家属无奈地放弃了。这时,小珍突然看到婴儿的胸膛起伏了一下,并提醒医生。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仿佛看到了希望,毅然地说:“大家继续抢救!”他们有条不紊地按压、输氧、用药……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婴儿突然发出一声微弱的呛咳,大家异口同声地惊呼:“有反应了,快,继续努力。不要放弃。”接着是微弱的哭声,断断续续。大家继续与死神争分夺秒。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不知过了多久,婴儿的哭声终于连续起来了,大家兴奋地说着:“终于哭了,婴儿肤色红润了,心率上升了。”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动得流下热泪,她们创造了一个生命的奇迹。
小珍回忆着这动人的情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工作做得最棒。生命,多么让人敬畏!小小的身体,多么坚强的生命力啊。自己以后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一定要努力克服。
医院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金眼科银外科,又脏又累妇产科。有一天,有人问小珍:“你后悔选择这个职业吗?”听了这话,小珍思绪万千。
记得2017年除夕夜,万家团圆,小珍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上班节奏转得像陀螺一样快。小珍的手机不时地响起,她无暇接听,把手伸进口袋就把手机挂掉,又响又挂……响了无数遍,小珍不耐烦地掏出来看了一眼,原来是妈妈打来的电话,小珍愣了一下继续埋头干活。等小珍有空停下来回拨过去时,立刻传来妈妈的急促声:“小珍,你不是喜欢吃橘子吗,等下妈到自家果园里给你摘一袋,让你大伯返程车捎去医院给你。”小珍简短地回答:“好的。”
在这除夕之夜,小珍想起了爸爸、妈妈、孩子,一股愧疚感油然而生,是幸福也是亏欠。妈妈时刻想着在县城工作的自己。爸爸,每年杀年猪,从不像别人家那样选好日子,小珍的休息日就是杀年猪的好日子。小珍清楚地记得,这已是第5个年头的除夕没能回家跟父母团圆了。有一次,医院接到县电视台的邀约,要到医院进行采访。小珍有幸代表妇产科接受了采访,县电视台工作人员问道:“护理工作这么忙碌,会不会觉得对家人有所亏欠?”一句寻常的问话戳中了小珍的泪点,小珍泪眼婆娑地回答:“对于父母,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女儿。对于丈夫,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妻子。对于孩子,我不是一位合格的母亲。但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对于科室、对于每一位孕产妇及新生儿,我是一名合格的助产护士。”
小珍讲述第一次目睹生命诞生的那一刻,她的血液在沸腾,看着新生命呱呱坠地,伴着那清脆的啼哭声,母亲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喜悦,小珍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到光荣而骄傲。生命在她的手中延续,让她不仅体会到母亲的伟大,更感受到了助产护士肩上沉甸甸的重量。
新闻推荐
梁芬的故居在田林县定安镇东新三队与二队交接处的左排,至今尚有一间两开间的砖瓦房,它就是梁芬的故居。自民国二十七年夏(1938年)至1950年西林县第二次解放止,在长达12年的日子里,这间房子一直是西林县...
西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