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第四届文艺汇演西林县专场—— 声声赞歌颂娅王 建设美好新家园□本报记者 欧阳雅雯 通讯员 黄燕群 文/图
节目《舂情》
“走出森林,走出蛮荒,跟着娅王走向东方。千山万水风雨雪霜,走破脚板血泪流淌。寻找安身福地,追寻幸福梦想……”月日晚,百色市第四届文艺汇演西林县专场在百色高中礼堂上演,铿锵有力的开场白在会场中响起,不禁把人拉回过去,静静聆听娅王的传说。
“娅王经”是一部壮民族的创世史诗,是句町先祖留给后代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唱娅王”的仪式至今依然在西林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流传,生活在西林的人们在每年娅王生辰及复活日时都会以祭祀的形式歌颂娅王的功德,祈求上天庇佑句町。据介绍,本场演出以西林巫师唱娅王的民俗习惯为引子,编排了主题为《唱娅王》的音乐舞蹈诗,共分为五个部分,即序、《天地篇·天佑句町》、《山水篇·生命之源》、《稻作篇·五谷飘香》、尾声《追梦·句町》。晚会展现了西林神秘的祭祀和丰富的人文情怀,以一种艺术的形式表现了句町人对娅王的热爱和崇敬。
音乐声响起,舞台上白色山形的幕布下壮族人时隐时现,终于,他们揭开了幕布,走到台前。他们挣脱了山的束缚,却又遇到江河的阻挠。坚强的他们团结在一起,冲破重重困难,最终迎来了光明。序《走出蛮荒》以舞蹈的形式讲述了壮族儿女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在娅王的指引下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家园,开始繁衍生息的过程。
“娅王造天造地呀,四季分明安排妥当。娅王点兵艰苦呀,句町归属大汉土疆。大汉子民句町人,抬起头颅挺脊梁。”第一章《天佑句町》将巫舞、傩祭、薪火、天佑四个舞台表演连在一起,展现了西林巫文化的传承和壮家人祭天的传统,让观众在神秘的舞台表现中感受到句町祭祀文化的独特魅力。“娅王是个非常有远见的女神,她使得边远的句町古国在大汉时期就归属国家,屏幕上打出的‘大汉句町\’四个字表现了壮家人对国家的一种强烈的认同感,也是我们现在很需要的一种精神。”晚会副总导演潘荣生在采访中告诉记者。
“娅王造山造水呀,把万物生命滋养。造驮娘江水奔流,造独木舟打渔撒网,莲花灯火朵朵闪亮,感恩心愿流向远方。”第二章《生命之源》开演了,舞台上两匹绢布在地上波澜起伏,好似那波涛翻滚的驮娘江。轻快的音乐声中,壮家阿妹们双手捧着莲花灯,踮着脚来到江边。她们举着莲花灯轻轻起舞,随后她们小心翼翼地将花灯逐一放入江中,任它们随着驮娘江水流向远方,带去她们心中的祈愿。《祈福》以西林放莲花灯的形式寄托了人们对娅王的思念,也祈祷生活幸福安康。放完花灯,阿妹们在江边嬉戏打闹,一阵阵笑声此起彼伏,场面甚是欢乐。同样得到驮娘江恩惠的还有两岸的渔民,《渔猎》以壮家小伙捕鱼的场面表现了驮娘江畔人们的生活图景,十分诙谐有趣。
“娅王送谷种啊,稻米把命养。五谷丰登牛羊壮,瓜果满盘饭菜香。包粽蒸米舂糍粑,盘中果实敬娅王。”第三章《五谷飘香》充满了《春播》的喜悦也飘散着秋收的《稻香》,而这一切都是娅王给予句町人的,所以人们以丰收的物产献于稻神娅王。其中的《舂情》一幕,更是将壮族人丰收时节打糍粑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小伙姑娘一起打糍粑,将丰收的喜悦舂成甜糯的糍粑,象征着物质的富足和生活的甜蜜。
最后,晚会在《追梦句町》强有力的音乐节奏中走向尾声,壮族儿女聚在一起,他们发出了同一个声音“我是句町人”,那是一种民族认同的呐喊,更是寄托了民族文化得到传承的渴望之情。
“我们希望通过一台完整的舞蹈诗表演,向观众讲述娅王的故事的同时要进行反思,我们需要民族认同感,这是我们的向心力和原动力,它指引着我们建设更美好的家园。”潘荣生说。
据悉,百色市第四届文艺汇演西林县观众场将于月日晚8点在市森林广场上演,欢迎市民到场观看。
新闻推荐
清澈的溪流捉到的小鱼□廖远广文/图顶务沟是西林县那劳镇顶务屯的一条沟壑,因顶务屯而得名。顶务沟,虽名不见经传,但那里古木参天、溪流清澈、青竹蓊郁……倒也吸引一些游人驻足流连。十月的一个清...
西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