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清茶盏内味如春 “绿色银行”富民生 □本报记者 陈 媛 通讯员 韦荣峰 农荞羽 文/图

百色早报 2014-12-20 03:16 大字

一片忙碌的采茶景象郑维先与她的茶园美丽的茶园景色喝茶已经成为村民们的习惯  

在西林,不管是种茶还是喝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西林人民不仅在喝茶时喝出了“味道”,而且靠种植茶叶过上了富裕的日子,茶农们常说要是没有这个“绿色银行”,恐怕就要过外出打工漂流奔波的日子了!

12月19日,广西西林第四届句町文化艺术节暨第四届沙糖桔产业、茶叶产业文化展示活动周开幕,其中茶叶这个娇贵的“公主”得到了不少市民的青睐。如今作为西林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以原生态、自然、无污染、口感醇香的白毛有机茶为主,将近7成的农民都加入到了这个种茶的大家庭中,少则种植七八亩,多则达到二十多亩。由于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企业进驻的直接收购,给当地茶叶经济的增长带来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每年靠种植茶叶使腰包鼓起来的茶农不在少数。

昨日,记者来到了该县种茶重点基地古障镇西舍村的黄果园茶场,在雨雾的缭绕下,茶叶散发着怡人的清香,感觉置身于梦幻之中。33岁的郑维先大姐是茶场的茶农之一,具有十分丰富的种茶经验,目前全身心地投入到12亩茶叶的种植护理之中。据郑大姐说,以前村里很多人都外出打工,只有老人和孩子在家耕作,但因为在外打工辛苦且赚不了什么钱,村民们的日子总过得紧巴巴的,既没有钱又不能照顾家里。后来,县委县政府把茶叶当做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产业来发展,特别是广西农垦集团在镇上建起广西西林京桂古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后,村民们种茶的积极性越发高涨起来。“再也不用为茶叶的收购、加工、销售发愁了,在家门口就能有钱进口袋,谁还愿意出去打工呢?”说着,郑大姐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不仅如此,该县种植茶叶彻底“铲除”了过去用化肥、喷农药的传统种植方法,而是利用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资源,纯人工种植,不加化肥不喷农药不放杀虫剂,让茶叶自然生长,不随意“改造”其生长规律,真正做到原生态、安全、零污染,这也就是常说的有机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茶叶的品质也越来越挑剔,那些靠施化肥来提高产量的‘捷径\’,已经行不通了,高品质无污染的茶叶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喜爱。”广西西林京桂古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文海说,高品质的茶叶市场售价可达到1万多元/斤,中等茶叶一斤也可卖到五六千元,市场前景非常好。

西林县委县政府很重视茶叶种植技术扶持工作,县农业局技术员吴旺其告诉记者,茶叶是一种很“娇贵”的植物,有“公主”的美称,需要精心护理才能保证其顺利“出嫁”。“特别是刚刚长出嫩芽的时候,如果碰上霜冻就会很麻烦,严重的话一年的收成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在这些日子几乎每个星期技术员都会去到茶园查看茶叶的长势情况,及时指导茶农做好防寒的工作。”

农业部门的技术帮扶让郑大姐大姐有深深的体会。因为丈夫常年有病不能干重活,所以“照顾”茶园的重任就落在她一个人的肩上。“他们经常下村来帮助我,如果没有他们,我还真不知道一个女人家怎么能支撑起这片茶园,这么多年了我一直享受这个优厚的待遇。”她说,因为种茶自己家也有了一幢小楼房,虽然比不上县城里的大户人家,可也算是日子过得舒心许多。

此时,茶农向传艳则在一边偷偷的乐呵着,一问才知道她种植的规模比郑大姐多,有足足二十多亩,可谓是种植大户,因此也被村里人叫做“御姐”,就是有钱的人家。向大姐告诉记者,从前靠种植生姜和玉米,根本不能够养活一家人,更别说是供孩子上学了,一想到过去那些只能勉强糊口的日子,她就格外地珍惜这片茶园。“家里人忙不过来,只能请人帮忙,除去人工等成本,一年十万元纯收入不成问题。”因为生活好了,孩子的学费再也不用发愁了。“根本停不下来,这‘绿色银行\’就是给我们生钱的。”说完,她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相关链接:

记者从西林县农业局获悉,2014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累计达11.83万亩,投产面积已达9.3万亩,年产干毛茶3611吨,干毛茶年产值达9413万元;鲜叶年产量达1.45万吨,鲜叶年产值达7496万元。

新闻推荐

抢时节 种树忙

群众在忙着采购苗木  连日来,西林县阴雨绵绵,广大群众抢抓入冬时节积极种树。1月21日,在该县苗木市场,...

西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