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搜寻民俗文化 □西林县马蚌小学 农春和
还没放暑假时,心中就盘算着借暑假之机,走村串户搜寻我们西林县马蚌乡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并整理成文。
西林县马蚌乡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的结合部,珠江的源头就流经这里,山高沟深,丛林密布,独特的地理位置养育了勤劳的马蚌人,也造就了灿烂的民族民俗文化。马蚌乡居住有汉族、壮族、苗族、彝族、布依族等民族,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区域,但是生活习惯、风俗礼节均有差异。
刚放暑假,我就到一个汉族屯参加了亲戚的新房吉庆。在当地,壮族同胞的风俗是早上10点便开桌用餐,我以为汉族也一样,于是便早早驱车赶去。不想才到村头,就有朋友告诉我,他们那的习俗是中午两点半才开桌。我有点尴尬,只好窝在朋友家耐心等待。闲聊之中我才知道,汉族的新房吉庆中午两点半才开席,选在中午两点半预示着以后的日子如日中天;而且,在吉庆当天,媳妇娘家会送家具或电器等贵重礼品,还会吹着唢呐去庆贺;而一般朋友则拿爆竹送红包、红缎子等。在开席前,还有个隆重的抛撒糍粑仪式……果如其言,吉时将至,各方宾客纷至沓来,有吹奏着唢呐的,有抬着家具的,有燃放爆竹的……热闹非凡。待客人几乎都到齐后,抛撒糍粑仪式开始了。只见一位身着节日盛装、面色红润、两鬓斑白的老人(寨子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被主人请出场。老人登上楼梯时,嘴里还念叨着什么,待其登上楼顶,随着一声“开火啰”,老人便把事先准备好的五色糍粑向新房四周的人群抛,据说,这预示从今以后房屋主人人丁兴旺,五谷丰登。房子四周挤满了大人小孩,争着接抛下的糍粑,他们说,谁接的糍粑多,那个人就是这一年里最幸运的人,做什么都一帆风顺。
仪式结束后,就开桌用餐了。餐桌上的菜肴很丰富,且样样美味。
这次新房吉庆,我知道到了汉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了收集各民族的民风民俗,那一天我走进了一个苗寨。苗族兄弟很热情,看到我都盛情招呼我到家里做客。原本我是想去一个好的朋友家,但一位和我年纪相仿的苗族兄弟非常热情,我不由自主跟他进了屋。
刚刚落座,这位苗族兄弟就给我递上水烟筒和烟丝。我从来没有抽过水烟筒,但看到他那份热情,我就有模有样地抽了一口,没想被呛得“吭吭”地咳,苗族兄弟见后乐坏了。“风波”过后,我便向其说明来意。可是,苗族兄弟却说:“忙什么,先吃个便饭吧。”说完,他叫妻子张罗菜下酒。其妻子听后,当着我的面,把挂着的锅拿下,洗也不洗便支在火上,往里放上油,加水,待水滚就放入少许面条。面条煮熟后,苗族兄弟摆上碗,倒上酒,拉我上桌。看着那盘有点浑浊的面条,我迟迟不敢动筷子。但苗族兄弟却说:“来,别客气!”说着,夹了一大夹面条往嘴里送。我看到他那个样子,也跟着夹起面条吃起来。苗族兄弟见状,马上竖起拇指高兴地说:“是兄弟!”然后叫家人收起那盘面条,杀鸡做菜。我说:“好好的,干嘛收呢?”他笑而不答。
酒至半酣,苗族兄弟才告诉我,刚才是他们的“试客”习俗,如果来客不吃而别,说明来客嫌弃他们,这样的客人不值得交往,他们就会置之不理。听后,我庆幸自己没有“犯错”。之后,苗族兄弟无所不谈,把他们的文化、风俗习惯都告诉了我,让我收获颇丰。
新闻推荐
春牛舞
六年前,由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西林县春牛舞(即龙崖外)和那佐苗族乡境内的坝盆村拖盆屯逐渐被人们熟悉和关注。...
西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