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昆仑埋忠骨 万古流芳颂英雄□黄金淑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田阳县文联组织文学、山歌、书法等协会部分会员前往昆仑关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此缅怀革命先烈、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奋发图强。我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接受了一次心灵洗礼。
昆仑关位于南宁市东北面50公里昆仑山与领兵山之间的山坳处,地势险要。1939年中国军民在此顽强抗日,昆仑关从此扬名中外,而成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当日清晨,我们一行人从田阳驱车3个小时后来到昆仑关。从北门进入,我们沿着“重温抗战精神”之路参观昆仑关战役遗址。下了车,站在武器装备广场向前望去,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主题雕像——和平鸽。洁白的和平鸽张开双翅,腾空欲起。它仿佛在告诉人们:不忘历史,珍爱和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啊,今天的和平日子是多少前辈用生命换来的啊!怀着对抗日英烈的崇敬,我们走向昆仑关战役博物馆。
博物馆前广场东面,背靠博物馆象征胜利之意的V字型外墙设有“魂兮归来”方尖碑阵,上面记载着陆军第五军约3400名阵亡将士共220个姓氏。站在方尖碑阵前,我们深深鞠躬、静静默哀。
进入博物馆,我们随解说员去了解当年历史的经过。馆内运用塑形、灯光、音响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再现了昆仑关战役宏大的战争场景。我们犹如身临其境,跨越时空,走进了80年前那场壮烈的战争,深切感受了战争的残酷和先烈的功绩。展柜里,侵华日军用过的防毒面器、长枪大炮、利剑大刀,在无声地控诉着日本侵略者残害中国人民的罪行。
从博物馆出来,沿着幽静的小道,我们来到了修复后的昆仑关古关楼。古关楼耸立在一处山坳上,高约七八米,楼上有城墙、房子和飞檐,楼下有城门洞。它自古以来就扼守着从南方通往中原的要道。据历史记载,昆仑关关楼最早为汉代征南将军马援所建,唐宋后多次重修,历史上曾在这里发生多次战事。在抗战时期,侵华日军占领南宁后,又派出一个精锐旅团扼守此关,企图以此为依托,威胁桂林和重庆。因此,中日双方在此反复争夺。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成为中国抗战中著名的大捷。昆仑关战役打破了日军进一步北进的企图,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信心。
我们登上古关楼,凝望着苍翠、连绵的群山,不禁感慨万千。80年前,就在这大小山头上,中国军人为了捍卫这块土地,他们顽强抵抗,抛头颅,洒热血。秋风轻轻地吹过,仿佛在轻轻呼唤:英烈们,你们看看吧,你们的后辈来看你们了。他们没有辜负你们的期望,我们的祖国已经站起来,富进来,强起来,无人敢欺了!
从古关楼下来,穿过城门,我们沿着古驿道来到了石景碑林园。此园由50多块自然景石及园林景观组成,景石上刻有纪念抗战胜利标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名人名言、抗日名将名言等。看完诗词碑林,往西沿着石阶小径往上走不久,便有一座石牌坊高高地横跨在石阶上。这就是著名的北牌坊,于1944年建造。牌坊上题字:气壮山河。柱联是:百战尚留苌氏血,九攻更轶狄青勋。穿过北牌坊再走上约300级石阶,就来到纪战碑亭,亭里立着一块方形石碑,石碑上刻满密密麻麻的汉字。因年代久远和风雨侵蚀,这些汉字字迹已有些模糊。仔细看,大意是讲述昆仑关战役的经过,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纪念牺牲者的意义等。
穿过此亭,走上一段平整的石板路,来到昆仑山顶,山顶上有一高大纪念塔。纪念塔坐北向南,十五、六米高,巍峨矗立,直插云霄,似阵亡将士们挥舞杀敌的长剑。纪念塔为上、中、下三层结构。纪念塔以北约20米,建有凸字形的阵亡将士公墓。在这里,阵亡将士与日月同耀、与山川共存!高大的花岗岩墓碑上,刻载3384名阵亡将士的英名。
从纪念塔前走下331级花岗石台阶,就到了气势雄伟的南牌坊。南牌坊是一座对称形的石质建筑,为三门四柱结构。牌坊正门横额刻有“陆军第五军昆仑战役阵亡将士墓园”一行大字,牌坊的石柱上刻着联文。中间牌坊东西侧各有一个小牌坊,小牌坊上也有横批和柱联。这般气势与联文所褒扬的民族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新闻推荐
本报田阳讯今年上半年,田阳县住建局进一步加强对建筑行业安全生产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切实有效防止安全责任事...
田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田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