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群众办事不回村镇不进部门 田阳探索“农事城办”服务工作新机制

右江日报 2018-05-07 09:30 大字
 

本报田阳讯   “搬到这里后,我参加了碧桂园集团举办的保洁员培训班,现在我已经在县城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5月5日,在田阳县老乡家园崭新的安置房里,搬迁群众黄艳说。

黄艳老家在田阳县洞靖镇扁村村含内屯,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初,黄艳一家搬迁到“老乡家园”一期居住。“说实在话,刚搬出来的时候,我还真担心在这里找不到工作。但搬进来后,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这里的‘农事城办\’服务很好!”

黄艳所说的“农事城办”,就是今年该县以“惠民、安民、乐民”为目标,探索在老乡家园等移民搬迁点建设新型社区,并探索服务移民搬迁群众的工作新机制,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文化、卫生、教育、法律、党员等“六大服务”,切实让群众办事“不回村镇、不进部门”。

在探索新的服务工作机制中,该县把就业服务作为移民搬迁群众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来抓实抓好,以创新的思维来做好相关职业技能培训,让移民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截至目前,该县先后组织开展电焊工、装载机司机、摩托车维修工、彻筑工、混凝土工、中式烹调师、保洁员、果树工、保育员培训18期24班1036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对象373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196人。

开展“点菜式”培训,增强培训针对性实用性。由移民搬迁对象“点菜”提出培训要求,培训部门“买单”安排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培训。去年11月,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老乡家园设立了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站,开展就业创业扶贫政策宣传、就业创业服务指导,并邀请职业培训机构入驻,开展职业培训宣传,接收培训报名等。同时,在老乡家园内安装户外LED显示屏,接通全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全天候滚动播出企业招工信息,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实行“就近式”培训,实现“点对点”就业。该县根据实际,以移民搬迁群众为培训对象,采取“送学进社区”“送学上门”等灵活培训形式,引导各定点培训机构深入搬迁移民点开展培训活动,采用集中理论学习、实际操作等方式,把课堂搬到家门口,激发了移民对象参加培训的热情。今年1月30日,在老乡家园举办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劳动力就业现场招聘会,共有来自区内外的50家企业到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4100多个,吸引了上千名易地扶贫搬迁人员等前来咨询、应聘,当天有101人达成了就业意向性。

实施“订单式”培训,确保培训对象就业脱贫。实施“订单式培训”,开展就业扶贫车间认定,提高职业培训转移就业的针对性。今年3月起通过就业扶贫车间认定,东鑫电子厂利用老乡家园创建扶贫车间,目前共招用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100余人;百色恒华服装公司在深百南田众创产业园内创建就业扶贫车间,目前共招用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100余人。截至目前,该县已认定就业扶贫车间10家,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330人。预计到2018年底,该县扶贫车间可达20家,带动就业800人。□莫有合  黄正益

新闻推荐

南宁市中院通报近5年专利纠纷案件审理情况 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个体工商户屡成被告

关注世界知识产权日之案例南国早报记者颜强通讯员屈勇强孙晓梅4月23日上午,在第18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近5年中院专利纠纷案件审理情况,并发布了...

田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田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