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封闭,直击贫困痛点 ——记广西梦想家乡村贫困青少年关爱中心理事长璐瑶(上)

百色早报 2018-03-29 09:20 大字

璐瑶(左二)与老师和孩子们合影。

巴别乡,一个坐落在田阳县大石山区的乡镇,该乡与田阳县城相去不过数十里,但环境却与之有着天壤之别——地处偏僻,环境恶劣,资源匮乏,交通不便……这些因素如同一望无尽的石山,重重地压在巴别人的身上。

但就在这样的赤贫之地,却孕育出了希望的种子,一个名为巴别梦想家的公益扶贫助学项目在此生根发芽。

播种的人名叫璐瑶。

来自北京中产家庭的她,明明可以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却偏偏要选择这条困难的路。是什么使她如此义无反顾?9年坚持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苦乐酸甜?让我们一起跟随璐瑶走进巴别,听听她与巴别梦想家的故事。

百色市田阳县巴别乡,是中国千万个贫困地区的缩影,这里推开家门就是山,巴别乡的孩子们终日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山峦,一座座贫瘠的大山不仅播种不出足够的粮食,更阻碍了他们的视野,也阻隔了亲情。他们大多从小被告知“要走出大山,考上好的学校。”但他们未必能体会其中的深意。直到有一天,有一群人告诉他们说,他们更应该思考的问题是——“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你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截至2016年,中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共有1726.29万人,而据《2017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显示,9.7%的留守儿童对父母生死漠不关心,亲情淡薄。这些留守儿童大多来自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他们中有90%是随爷爷奶奶生活,他们生长在一个物资匮乏、资源稀缺的环境,而贫瘠的却不仅仅是知识,他们面临的是信息封闭所带来的局限和感情上的缺失。

2009年一个普通的日子里,刚从英国留学归来的北京姑娘璐瑶来到田阳县巴别乡,在此开始她为期半年的支教生活。这一年的7月,璐瑶发起了巴别梦想家(2016年3月在官方注册名为广西梦想家乡村贫困青少年关爱中心)这一组织。自此后,她辗转在北京与巴别之间,巴别梦想家仿佛一条无形的纽带,在璐瑶的运作下,牵引着孩子们走出大山,奔向更广阔的天地。

璐瑶所创立的巴别梦想家不是一个简单的“扶贫助学”机构,她所关心的核心问题不是简单的贫困,而是乡村贫困青少年情感与信息的封闭问题。“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停留在一个‘封闭的想象\’中,从信息的角度来说他们没有渠道认识和了解外面的世界。乡村贫困青少年这个群体的问题我们认为不仅仅是贫困。”璐瑶告诉记者。

巴别梦想家通过以参与式工作坊和实践共同体为核心的特有服务模式,去帮助孩子们逐渐打破封闭,并陪伴他们成长。它在9年时间里开展了一系列的深度陪伴工作,以一年两次的工作坊为主体,并通过夏令营、沙龙、分享活动、阅读活动等方式进行烘托带动。

璐瑶带着资助人共同参与到这些活动中,与孩子们近距离互动。在各种各样的体验里,孩子们接触到了许多“第一次”,他们第一次到海边、第一次露营、第一次独自制作视频、第一次编排节目、第一次在公众面前表演、第一次参加竞选……这群原本封闭的乡村青少年在一次次活动中成长,他们拓宽眼界,收获情感,变得更勇敢、自信、有责任感,成为真正能融入社会的人。

在长达9年的时间里,巴别梦想家共组织了大型参与式工作坊和夏令营14场,直接服务乡村贫困青少年3000余人,长期深度陪伴了80名乡村贫困青少年的成长。这80名学生中已有25名升入大学,并且其中许多成长为本地的青年领袖和机构管理者,反哺着项目与故乡。

“我们从未告诉孩子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可是他们都长成了优秀的人,在巴别梦想家里,他们完成了身份的转变。”璐瑶说,“希望有一天,巴别梦想家的模式能变成一种可持续的模式,让更多人受益,在很多地方开花结果。”

如今,璐瑶所创立的巴别梦想家仍然在广西地区深耕细作,机构正在田阳县建设艺术图书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同时也致力于对项目经验的研究梳理和项目模式的拓展。期待在未来,璐瑶和巴别梦想家的孩子们,可以共同支持和服务更多乡村的孩子,打破封闭,思考和找寻理想。

新闻推荐

全国政协委员杜丽群:重视传染病防治 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杜丽群是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艾滋病科护士长。2005年,医院设立艾滋病科,杜丽群主动请缨担任护士长,从制定科室规范、新募和培训人员开始,一直坚守抗艾一线,护理艾滋病患者超过万名。20...

田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田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