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西主场城市(百色)活动启动—— 非遗传承人现场展技艺

百色早报 2017-06-12 08:35 大字
编麦秆花篮 □本报记者 李 磊 摄唢呐演奏 □本报记者 李 磊 摄  

6月10日为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西主场城市(百色)活动启动仪式在市森林公园广场举行。

活动不仅有大型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图片展示,还有广西民歌展演、百色民歌展演、民族服饰秀、本土音乐展演、武术表演等内容,并邀请了全区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大家展示壮族舞狮、嘹歌、侗族大歌、京族民歌、壮族织锦、绣球制作、壮族麽乜等广西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据了解,目前百色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4人,自治区级传承人75人。在5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百色有8项;在自治区级的618个项目中百色有109项,占全区总数超过1/6。

这些经过长时间洗礼、承载着劳动人民智慧和技艺的珍贵文化得以保存,当中少不了传承者的努力。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群传承者,才让这些物品不是一件件冰冷的摆设,才能让它们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一直沿用至今。

亮点

27个花篮换来一辆苏联汽车

“这个花篮多少钱?”“这些真的是你们当地种的麦秆吗?”……在麦秆花篮展示点前,参观购买者络绎不绝,他们手拿精致的麦秆花篮仔细端详,又不时好奇地向参展人员提问。

“对,是我们自己种的麦秆,全都是亲手编的。”面对这些问题,梁秀群自豪地回答。梁秀群来自田阳县巴别乡三坡村,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花篮代表性传承人。1972年,她曾与村中的麦秆花篮团队一起到南宁参展,带去的麦秆花篮吸引了外宾的注意,一时声名大噪,来自苏联、英国、葡萄牙的订单接踵而至,在那个经济条件还不发达的年代,他们拿27个花篮给国家换来了一辆苏联汽车。这在当时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村里人都沸腾了,尽管时间飞逝,这段经历却始终留在梁秀群的记忆中。

近年来,非遗项目得到重视,麦秆花篮又渐渐火了起来,梁秀群和同伴们将麦秆花篮的信息公布到网上,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在去年腊月里,他们接到了一笔来自上海的订单,对方购买2000个麦秆花篮,面对这个庞大的数量,她们又惊喜又激动。

随着人们购买需求的变化,现在的麦秆花篮还用彩色的棉线编制图案,既实用又好看。

“做麦秆花篮需要耐心,现在许多年轻人缺乏耐心,所以还是我们老一辈在做。”梁秀群告诉记者,目前村里约有10人左右会编制麦秆花篮。但值得欣慰的是,村中小学目前有开办编制麦秆花篮的课程,邀请了老手艺人到学校给孩子上课,一天一堂课,传授如何编制麦秆花篮。

制作一双花布鞋需要一个月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打砻舞代表性传承人韦爱群当天也来到了现场。不过这一次,来自平果县城的她带来的是用壮族织锦缝制的花布鞋。

先将棉花织成布,再用玉米糊一片片地将布粘黏、晒干,便做成了第一层底,之后再用更柔软的一叠布同其一针一线缝起来,贴在上面,一双鞋的鞋底才算做好。韦爱群说,做好这样一双鞋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韦爱群脚上穿的就是这样的布鞋。“夏天穿着凉,不出汗,上山做农活都没事。”韦爱群说,他们家里人从小穿的就是这样的布鞋。“以前家里穷,买不起解放鞋,穿的都是手工做的布鞋,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还是觉得布鞋更好穿。在过去,每一个出嫁的姑娘的嫁妆里头,都要有一双花布鞋呢。”韦爱群笑着说。

韦爱群告诉记者,她在1999年的时候就到百色参加非遗项目的展演,当时她穿着花布鞋在台上进行打砻舞表演展示,精美的布鞋引起了台下观众的注意,不少人向她询问鞋子的制作来由,这让她萌生了花布鞋制作展示的想法。今年,在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活动上,她终于如愿以偿。看到大家对于花布鞋的喜爱,韦爱群感到由衷地开心。

瑶族唢呐现场制作

“这是什么工具啊?”“这么多,用来做什么的?”展区一角,两名男子坐在桌旁,桌上摆满了一排木质工具。好奇的人们询问后才知道,这是制作唢呐的工具。田东县作登瑶族乡新安村有一支远近闻名的瑶族唢呐队,国耀田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在活动当天,他带着他的唢呐来到了现场。只见他和同伴一人低头刨木,一人削木,还不时进行比对。“这是唢呐的主体部分。”国耀田介绍说,唢呐之所以吹得响亮,同它的木材脱不了关系,制作唢呐的原木叫金刚木,因为够结实,吹出来的声音才够响亮。“普通的木头不行。”他说。

取一段金刚木,中间钻孔,再从外边开始削刨,直至削到仅约1厘米的厚度,才算成功。这个过程是制作唢呐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步,一般一支唢呐要做上两天才能做好。而唢呐的哨子部分也尤为重要,取一小段芦苇晒干,用铜丝绑好,再榨油,再压扁,然后放到唢呐里,才能吹出声响来。

谈话中,一支唢呐已经做好了,国耀田和同伴两人一起现场吹奏,他们鼓起腮帮,响亮的唢呐声欢快地响了起来,小小的展点也被闻声而来的市民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武术“绝活”引来惊叹连连

德保拳师黄高能从钦州赶回百色参加展演,年过花甲的西林武术人何德忠、罗荣成表演“矮桩”,田阳梁飞鸿携弟子进城打拳,鹅城蔡李佛拳馆众人也如期捧场……6月11日的鹅城夏意袭人,武风正浓,市森林公园广场舞台上,百色武术人汇聚在此各展“绝活”,引来观众阵阵掌声。

第一个出场的是鹅城知名武术人卢微,他把一套九节鞭耍得虎虎生风,令人大开眼界。紧接着,德保龙光乡的黄高能登台展示螳螂拳,他是百色目前仅见的螳螂拳师傅,近年去钦州生活,得知故乡有“武事”,便风风火火赶回来,露了一手后又坐车返程。

令人看了惊诧的,当属西林县那佐苗族乡皆马村的何德忠、罗荣成师傅,作为皆马村矮桩功夫的第七代传人,他们展示的“细步子”让见过大开大合的武术套路的观众惊叹连连。

此外,岑王老山李文福使出的瑶族棍术、鹅城阮广清展示的剑术、德保云山小学带来的壮拳方队、百色蔡李佛北胜馆学徒表演的蔡李佛拳、田阳梁飞鸿带来的壮拳表演、百色展望文武学校学生展示的少林武术也引人关注,观众喝彩不断。

正当大家意犹未尽时,只见一位老者与一名青年女子上场,双方拱手作揖后,忽然老者一掌横击女子,女子侧身出手一搭,反而一掌击向老者,双方就这样对战起来。原来,这是卢微与女弟子黄百宁的对练,虽是模拟实战,却让看惯单纯套路表演的观众耳目一新。

一系列的武术节目轮番上演,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给鹅城市民带来了不少乐趣与热闹。

新闻推荐

脱贫攻坚再擂战鼓 田阳力争今年1.5万人脱贫 17个贫困村出列

本报田阳讯今年年初,田阳县立足本县实际,立下17个贫困村出列、1.5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的奋斗目标。面对技术人才、资金支持不足,特色产业发展未形成规模、易地扶贫搬迁任务重、村集体经济发...

田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田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