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五村镇创新扶贫模式助贫困群众脱贫

右江日报 2016-09-21 00:00 大字

 

本报田阳讯

 

为与全国、全区、全市、全县同步实现脱贫奔康目标,今年以来,田阳县五村镇大胆尝试,创新实践,推出“平台助推、金融扶持、贷资入股、固定分红、劳务增收”的扶贫模式,并给贫困户配置“短、中、长”相结合的产业项目,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精准脱贫路子。

创新金融扶贫模式。该镇土地贫瘠,水资源缺乏,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亩,是田阳县脱贫攻坚的短板地带。今年以来,该镇大胆探索脱贫发展新模式,创新性地把产业扶贫和农村金融改革、金融扶贫有效结合,探索出“平台助推、金融扶持、贷资入股、固定分红、劳务增收”的金融扶贫新模式。既让贫困户向银行贷款最高5万元的资金作为合作经营本金,按照自愿原则入股本县种、养、加工企业三年,贫困户每年享受合作经营资金10%的固定分红,贷款利息由政府全额贴息。该模式于2016年3月率先在该镇桥马片区试点推行,得到贫困户的广泛认可。该镇在开展金融扶贫新模式工作中,全镇2234户贫困户,已有1010户与银行签订贷款协议,共贷款5050万元,今年可为贫困户带来共505万元的收入。扶贫企业在吸纳贫困户入股的同时,优先安排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到企业务工,让贫困户获得劳务收入。目前,该模式已在百色市全面推广。

创新产业发展路子。在率先推行金融扶贫新模式的基础上,该镇大胆调整扶贫产业结构,着力破解农业产业单一的瓶颈。创新提出打造石漠化地区生态养殖示范区的产业发展新路子。引进大琅山牧业、良农牧业、辉旺牧业、达盛昌牧业、扬翔集团、柳州宏华公司等多家有名的养殖企业进驻贫困村,发展肉牛、肉羊、肉猪、蛋鸡等生态养殖项目。目前,全镇已有6家养殖公司实现投产,共带动贫困户800户实现增收。转变传统玉米水稻种植,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产业。结合五村优势条件发展脐橙、蜜柚、三华李等“短、中、长”相结合的特色水果产业,目前全镇已种植脐橙2500亩、蜜柚2000亩、三华李1000亩、芒果2500亩,特色种养产业的发展,为有效巩固贫困户实现持续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创新产业增收渠道。在解决产业单一的瓶颈后,如何实现多产业增收?该镇在新兴产业发展上主动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新的突破。一是发展光伏扶贫产业。采取政府扶持、企业资助、贫困户参与的模式,引进企业在该镇桥马村发展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目前,已在该镇桥马村下巴屯63户实施每户3千瓦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仅此一项,可使每户贫困户每年增收3000元,连续受益25年。二是引进线下“空店”,实现了农村与城市点对点扶贫。从互联网模式中获得启发,引进广西空店资产管理公司,在该镇桥马村设立百色市首个线下交易点——田阳县桥马村空店,企业以优于市场均价的价格向农户收购“土生土长”的农产品,再通过物流运到南宁各小区“空店”超市,以收购价出售给城市有需求人群。“空店”模式既消除了农户辗转集市售卖的颠簸和劳务消耗,又使贫困户快速获得收益,还解决了城市人希望获得生态土特产品的需求,得到各方面的好评。

创新基层服务平台。在推进精准脱贫攻坚工作中,该镇始终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加强基层党建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组织保障。全镇903名党员都联系服务1~2户贫困户。党员主动深入宣传各项政策,主动为贫困户办理小额信贷、移民搬迁、农村低保等手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镇党委建立镇、村两级脱贫攻坚摘帽联席会议制度。镇级联席会议由镇党委书记召集,镇领导班子、贫困村第一书记、非贫困村驻村指导员参加,挂村干部列席,每月月初和月中召开一次;村级脱贫攻坚摘帽联席会由第一书记或镇挂村领导召集,镇挂村干部、帮扶单位分管领导和联络员、村“两委”干部参加,每月上中下旬各召开一次。两级联席会主要是通报和总结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和下一步推进措施等,突出推进贫困户“八有一超”、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达标标准的措施落实。为确保全镇2016年如期实现13个贫困村脱贫摘帽,2035户贫困户7756名贫困人口脱贫出列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杨绍军

 

覃晓玲

新闻推荐

集中人力物力 创新扶贫模式 ——百色市***工作扫描 □本报记者 蔡 明

今年以来,百色市集中人力、物力,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工作,首创了“三双”精准帮扶工作模式。8月11日至13日,一批中央驻桂、自治区主流媒体记者来百色集体采访“***”工作,对百色市扶贫工作模式及取...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