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半路夫妻心相印 不是结发胜“青梅”》后续 苏美花已收到6100元爱心捐款□本报记者 李 磊

百色早报 2014-11-04 22:03 大字

 

10月17日,本报刊登了题为《半路夫妻心相印

 

不是结发胜“青梅”》的报道,讲诉了身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69岁老人苏美花同病魔进行了十年抗争的故事。报道引起社会关注,收到一些爱心人士的捐款,截至发稿前,苏美花共收到6100元捐款。对于好心人的捐助,苏美花及其家人表示感谢。

得到捐款顺利出院

“妈妈现在一想起这些总是流眼泪,说感谢这些好心人。非常感谢,我们家里人也非常感激。”苏美花的二女儿艾女士告诉记者,10月17日,苏美花化疗的反应期刚过,也慢慢恢复了食欲,医生告知可以出院回家静养,但由于结算的医药费还没凑够,尽管归心似箭,但苏美花无奈只能继续住院。本报刊发新闻披露苏美花的遭遇后,10月19日至22日,苏美花就收到了爱心人士捐助的6100元,终于在10月22日办理了出院。

据介绍,苏美花共收到三笔捐款:第一笔是苏美花曾经的同事看了本报报道后召集旧友们筹款1300元;第二笔是艾女士的同学见到报道后组织同学一起筹集了2700元;还有一笔2100元爱心捐款来自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爱心人士。

艾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其母亲苏美花在家中静养,胃口很好,但是由于前段时间化疗反应,力气还是不太足,只能偶尔走动走动,由儿女们轮流照看。

曾经的同事见报道后电联

苏美花告诉记者,10月19日,她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却是熟悉的声音。原来,对方是她曾经在田阳县一起工作过的同事,这名同事看到本报报道后打听到了她的号码打来询问情况。

据了解,苏美花多年前曾经在田阳县某纺织厂当过4年的女工,直到二女儿出生后才回到平果县。“那位来自田阳的阿姨看了报纸上的照片和名字后觉得像我妈妈,打听到电话后便打过来问,她才知道原来分开之后我妈妈经历了那么多事情。妈妈接到电话后很开心,她们聊了很久。”艾女士说。

后来,这名老同事召集与苏美花曾经一起工作过的好友,大伙你50元、我100元,就这样,包含着多年同事感情的1300元钱交到了苏美花的手上。

女儿的同学闻讯筹款

10月21日,苏美花的银行卡上又多了一笔爱心捐款,这笔爱心捐款的组织者余先生是艾女士多年的同学。他得知艾女士妈妈的情况后,不禁感慨,“我看到报纸上的照片和名字是自己认识的,然后仔细看了内容。我们快20年没见了,她以前是班长,成绩很好,穿着朴素,人也很开朗,爱笑,没有想到家庭这么困难。”

余先生得知艾女士的联系方式后,向艾女士了解了家里的情况,紧接着,他找来平时经常联系的几个同学,一起商量捐款事宜。“同学们也是刚刚得知她家的情况,虽然我们住在同一个县,但是离得远,偶尔碰面也没听她提过家里的困难。”余先生说,“我们能帮一点算一点。我家里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我理解作为病人家属的感受。但是我们这2700元只能暂时帮助她,我问过苏阿姨的治疗费用,一次化疗就要5万多元,我们这点钱实在是杯水车薪。”

因经济困难未能及时治疗

记者从艾女士处得知,苏美花现在情况暂时稳定,但由于凝血功能受到影响,皮肤上出现血点。淋巴硬块也影响了老人的正常饮食,从腋下开始的淋巴大多结成硬块,尤其是肚子里的淋巴结块后对腹部造成挤压,会出现肚子不舒服食欲不佳的现象。

“医生建议隔一个月化疗一次,但这几年来因为钱的问题没能准时去医院化疗,病情有时候也会被延误。因为治疗,多年来我们的中秋、春节都是在医院度过,家里人也是要分两头跑,从来没团聚在一起。别人每到逢年过节团圆,我们要么在医院,要么在去医院的路上来回奔波。妈妈希望这次回来能够维持得久一点。”

“别人对我们看法很多,有句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那是别人的想法,但是我们觉得,妈妈这么多年辛苦操劳却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她能陪我们一天就算一天。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艾女士说。

亲爱的读者,苏美花的后续治疗还需要一大笔钱,如果您想帮助她,请联系其女儿艾女士,联系电话:18978615696。

新闻推荐

谁能帮帮15岁不幸患上白血病的他 □本报记者 陈 媛

卧病在床的覃光俊 □黄丽红 摄

 

眼前这个浓眉大眼,一脸稚气却又很阳光的男孩,如果不是看到他躺在血液...

田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田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