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记者刘复市委书记余远辉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

南宁日报 2014-05-29 10:14 大字

本报讯(记者刘复)5月28日,市委书记余远辉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学习会,以“三个共同”(依靠群众,共同发展城市;发动群众,共同治理城市;服务群众,共同分享成果)和“三个什么”(为了什么、要做什么、留下什么)为主题进行学习讨论。

大家结合学习刘云山同志《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的重要文章、自治区党委彭清华书记在百色市和田阳县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以及《中国共产党南宁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公报》、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提升南宁首位度的决定》,围绕“三个共同”和“三个什么”主题并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作了交流学习发言。周红波、韦力平同志作了主题发言。

大家表示,要牢固树立一切向群众学习的观点,把群众当亲人,拜群众为师,使我们作出的决策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为全市改革发展建设提供坚强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深刻的剖析,多问问几个为什么,多想想几个怎么办,确保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不走过场。

余远辉指出,“三个共同”是一个辩证统一体,诠释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明确了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依靠群众,共同发展城市,是对人民群众“城市主人”地位的真正认同,就是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依靠群众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发动群众,共同治理城市,就是要善于集中群众的愿望、要求和智慧,在全市上下形成齐心协力搞建设、促改革、奔小康的生动局面。服务群众,共同分享成果,就是要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益,让各族群众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三方面辩证统一、相互联系、不可偏废,必须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系统运用。

余远辉指出,“为了什么、要做什么、留下什么”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人生三题”。“为了什么”,涉及每个人当初入党的目的、动机问题,反映的是一个共产党员信仰什么、追求什么,是“要做什么”“留下什么”的前提和基础。“要做什么”,涉及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究竟为党做了些什么工作,为人民谋了些什么利益的问题。“留下什么”,涉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观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要为后人留下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绩,留下有较强理念知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形象,留下甘于奉献、为民服务、爱岗敬业的精神,留下两袖清风的清白。

余远辉强调,当前,南宁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机遇与挑战交织的新形势,如何进一步提高市委常委班子的领导能力,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提升南宁首位度,需要我们不断深入思考和研究。结合“三个共同”和“三个什么”的具体要求,我们首先要从读懂“群众”开始。只有读懂“群众期待”,才能从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急出发,通过正确决策、努力工作来推动发展,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市委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提升南宁首位度的决定,这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和福祉所在。实现这个奋斗目标,需要更加重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人民群众着力在加快推进现代产业发展、提升城乡建设管理水平上形成共识;需要围绕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不断激发群众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增强群众参与发展、支持发展、自我发展的积极性;需要不断创新群众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机制,实现改革发展成果让群众共享,不断以改革发展新成效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谢寿堂、岑可成、李泽、杨文件、朱育兆、吴炜、班忠柏、吕洁、雷永达、杨维超、容康社、李振林、田文东、张小宏等同志出席学习讨论会。

新闻推荐

八桂山川舞银蛇

广西自2013年底开通高铁以来,动车通车里程在两年多时间里实现了从0公里到超过1700公里的跨越,衡柳、邕北、钦防等7条高铁贯通广西11个地市,基本形成了北通、南达、东进、西联的现代化路网...

田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田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