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乡镇机构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广西日报 2011-12-05 20:06 大字

本报记者 曾铁强  本报通讯员 何建华 覃蔚峰

人们常用“门难进”形容办事难。对最基层的农民来说,尤其如此。很多时候去乡镇办事,不仅“门难进”,而且“人难寻”:乡镇一些职能部门,仅两三个人,常常分头下村。如果不预约,十有八九扑空。

这是乡镇行政常见的“尴尬”。

为破解这个难题,百色市从2009年11月起,选择19个乡镇,推行一场乡镇版的“大部制”改革,即:整合“七站八所”,成立“一办三中心”,重组行政结构,再造行政流程。今年6月20日起,该市在田阳、田东、田林3县的所有乡镇,其他9县(区)选择1-2个乡镇,进行推广。

运行至今,广受群众好评,并引起自治区、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领导和党建专家深入调研后评价:这场改革能够促成乡镇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到服务型的实质性转变,初步显现了适合农村改革发展形势需要的新型基层政权组织结构和公共服务体系雏形。

新探索:“农事村办”引发乡镇机构变革

百色市95%左右属于山区,一些边远村屯的群众到乡镇办事,来回要走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田林县六隆镇周马村靠近云南边界,离镇政府近60公里,到镇政府办事要先拐过八桂乡,再从八桂搭车,要用3个多小时。这样的情况在该市还有好多。再加上2005年乡镇撤并,部分群众离新的乡镇政府更远了。群众抱怨“乡镇撤并,让干部离县城越来越近,离群众越来越远”。

2007年8月起,百色市在田阳县试行一种叫“农事村办”的服务群众新模式。即:在距离乡镇政府所在地比较远、群众往来办事不方便的村,或群众居住比较集中、但又远离乡镇政府所在地的中心自然屯,设立“农事村办”服务站,县、乡各职能部门定期集中到服务站与值班村干部一起办公,努力贴近群众提供服务。2008年在全市推广,12个县(区)共设立村级服务站点372个,服务辐射全市1804个行政村。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运行一段时间,百色市委发现,现行乡镇事业单位站所管理体制与“农事村办”服务的需要出现了很多矛盾。从管理现状上看,主要体现在站所编制少、人员调动难、业务工作与“农事村办”服务衔接跟不上等;从干部工作现状上看,同是乡镇干部,站所之间,有的忙得顾不上,有的则闲得不知道要做什么;再从站所体制职能上看,有乡镇直接管理的,有县垂直管理的,人员调动难以统一,各站所人员编制一般是2-3名,单打业务能力很弱,跟形势的发展、群众的需要差距很大。

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从2009年初开始,田阳县以深化拓展“农事村办”为突破口,率先在百育、那满、玉凤3个镇进行试点,推行“一办三中心”改革。2009年11月,百色进一步在全市19个乡镇扩大试点。

大改革:“七站八所”变身“一办三中心”

熟悉农村的人都知道,乡镇职能部门主要有国土所、民政办、林业站、水利站、畜医站等,俗称“七站八所”。百色的改革就是将“七站八所”重新整合,成立“一办三中心”,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社会服务中心、产业服务中心、政策法律服务中心。以前各站、所、办的工作事项,全部集中到“一办三中心”办理,人员也由乡党委、政府统一调配使用。

建立固定、流动两支办事队伍。固定服务队伍主要在乡镇“一办三中心”办公,受理村级“农事村办”服务站和乡镇及周边群众事务;流动服务队伍由“一办三中心”派往村级“农事村办”服务站或巡回在各村屯直接受理、代办群众事务,开展中心工作等。流动服务人员的比例一般不少于全部办事人员的60%。

同时,开展简政放权。目前,经自治区党委、政府同意,该市已将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审批权、婚姻登记审批权等14项行政审批权限和安全行政处罚、集镇管理执法处置权等8项行政执法权限,由县级下放到“一办三中心”试点乡镇政府。

就拿农村建房来说,农民如果利用村里的空闲地或推倒旧房重建,从申请材料经村民小组、村民委先后讨论同意、公示并交到镇国土所后,镇国土所实地调查,到发表、填表,再到乡镇领导签字,至少用5天时间,然后再报县国土局审核、分管副县长最终审批,办得快的也要一两个月。如果利用耕地建房,快的要半年,慢的要一年,因为千家万户的报批要收集好以后才能逐级上报。简政放权后,群众办理证件,只要相关材料齐全,到乡镇“一办三中心”办事大厅就可以享受“一站式”服务,只用跑一个地方,就盖全几个公章,方便又快捷。

专家评价,这个改革不得了。“一办三中心”先是动了县直部门派驻乡镇的人,简政放权又要了县直部门的权,对现有行政管理体制不亚于一场“大革命”。

实收益:促改革,强基础,转作风,赢民心

经过两年多试点运行,“一办三中心”的改革效益日渐显现。

群众办事方便了。记者在右江区汪甸瑶族乡看到,乡政府大门两侧、临街而建的“一办三中心”装饰一新,引人注目。汪甸村东部屯小组长陆世康正好前来社会服务中心,为该屯两户群众申领赈灾粮。以前,他必须找乡民政办。因民政干部不在,乡里其他干部又无权办理,他跑过不少空头路。现在,民政办的职能授权到了社会服务中心,这里有专职干部常驻值班,陆世康领赈灾粮的事,经审核,材料齐全,不到一刻钟就搞掂了。

江平村平候屯村民黄营是来办理计生手续的,说起“一办三中心”,他赞不绝口:“首先是办事的地方好找,下车到乡政府就看到了,不像以前七折八弯地找办公室、找人。二是有专人值班,即使他不是这个口的干部,也能受理、代办。像我办《二孩准生证》,拿表交给他们,过后证得了,他们会打电话给我,再过来取就是了。”

乡镇干部作风转变,能力也提高了。机关服务岗的固定值班人员,要承担原来多个站所的职能,对个人专业知识和与群众打交道的水平是一种挑战。工作在右江区汪甸瑶族乡社会服务中心的杨忠臻,本专业是营销与策划,原来在乡经贸站工作,到了新岗位后,要负责民政、计生、林业等30项行政许可的受理、答疑。他说,这些工作专业性太强,自己天天都在补课,被“逼”着不断进步。

“有限的权力,无限的责任”,是困扰乡镇快速发展的体制性因素。实施简政放权,给予乡镇更多职权,也达到了扩权强镇的效果。试点乡镇的党委书记、镇长普遍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底气更足了。

百色市委书记赖德荣表示,实践证明,“农事村办”及“一办三中心”改革,是惠民便民的民心工程、党员干部的作风工程、基层组织的强基工程、乡镇机构改革的载体工程。

新闻推荐

努力干好工作就有奔头

本报记者徐顺东覃理杨素颜“如果没有‘公推直选\’,很难想象自己能当镇党委书记;如果没有百色的‘阳光上升通道\’,我也不可能很快就到平果工作。”8月8日,平果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莫丁汀出...

田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田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