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基层政权组织结构的一场新革命

广西日报 2010-06-06 22:46 大字

本报记者 曾铁强

人们常用“门难进”形容办事之难。对最基层的农民来说,尤其如此。很多时候去乡镇办事,不是“门难进”,就是“铁将军”锁门,根本就进不去。当然,板子也不能全打在乡镇干部身上。乡镇一些职能部门仅两三个人,常常分头下村。如果不预约,群众去办事自然就扑空了。

这就是乡镇行政常见的“尴尬”:去乡镇办事,找不到干部;在村里见到干部,却又办不了事。

为破解这个难题,百色市从2009年11月起,选择19个乡镇,推行“一办三中心”体制改革,重组行政结构,再造行政流程。

运行至今,广受群众好评,并引起上级组织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位自治区领导带队深入调研后评价:这场改革能够促成乡镇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到服务型的实质性转变,初步显现了适合农村改革发展形势需要的新型基层政权组织结构和公共服务体系雏形。

“七站八所”变身“一办三中心”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改革?

熟悉农村的人都知道,乡镇职能部门主要有国土所、民政办、林业站、水利站、畜医站等,俗称“七站八所”。百色的改革就是将“七站八所”重新整合,成立“一办三中心”,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社会服务中心、产业服务中心、政策法律服务中心。以前各站、所、办的工作事项,全部集中到“一办三中心”办理,人员也由乡党委政府统一调配使用。

5月31日,记者来到试点乡——右江区汪甸瑶族乡,只见乡政府大门两侧、临街而建的“一办三中心”装饰一新,引人注目。汪甸村东部屯小组长陆世康正好前来“社会服务中心”,为该屯2户群众申领赈灾粮。以前,他必须找乡民政办。因民政干部不在,乡里其他干部又无权办理,他跑过不少冤枉路。现在,民政办的职能授权到了社会服务中心,这里有专职干部常驻值班,陆世康领赈灾粮的事,经审核,材料齐全,不到一刻钟就搞掂了。

江平村平候屯村民黄营是来办理计生手续的,说起“一办三中心”,他赞不绝口:“首先是办事的地方好找,下车到乡政府就看到了,不像以前七拐八弯地找办公室、找人。二是有专人值班,即使他不是这个口的干部,也能受理、代办。像我办《二孩准生证》,拿表交给他们以后,证办好了,他们会打电话给我,再过来取就是了。”

“A、B”岗产生的化学魔力

记者观察到,“一办三中心”有点类似城市的“政务服务中心”,群众来这里能享受到“一站式”便利服务。(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不同之处在于,“政务服务中心”各窗口均由对口的职能部门派驻,“一办三中心”值班人员不一定是原职能部门派来的,但也能够受理甚至直接办结群众事项。

百色市委书记刘正东说:“这就是‘一办三中心\’的奥秘所在,它整合了各职能站所功能,实现了乡镇干部的优化配置。”

如何整合、优化?改革者解释,像社会服务中心,就包括国土、城建、财政、民政、劳动保障、人口计生等,主要承担这些归口部门的业务办理;产业服务中心包括农林水、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检疫、经管等,主要服务农村产业发展;政策法律服务中心包括司法、信访、调解、综治等,主要承担法制宣传教育、“三农”纠纷调处和维护社会稳定。

在“一办三中心”设立机关服务岗和驻村服务岗。机关服务岗负责乡镇机关日常运转,受理行政审批和群众要求办理的事项,接待、处置来信来访等工作。驻村服务岗负责驻村组织村级班子落实农村有关政策和工作部署,组织调处各种矛盾纠纷,开展农村生产生活服务等工作。两种岗位分别占在编人员总数的20%和80%左右。如汪甸瑶族乡现有在编干部职工67人,经整合后,机关服务岗11人(其中党政综合办公室4人,社会服务中心3人,产业服务中心2人,政策法律服务中心2人),占在编人员16%;驻村服务岗56人,占84%。

为确保群众办事找得到人、能办成事,这些试点乡镇还创新“A、B岗”运行办法。机关服务岗即A岗,以固定坐班受理业务为主,一般情况下不准离岗;在驻村服务岗又选择部分人员作为B岗和A岗人员共同接受业务培训,A岗人员不在岗时由B岗人员代替值班。在集中办理业务或业务繁忙时段,A、B岗人员共同值班。

这种固定值班与流动下村互动、内业办理与外业服务联抓的运行机制,有效克服了以前要么人员不足顾此失彼,要么倾巢而出关门走人的现象,保证了“一办三中心”和“农事村办”服务站长效、稳定运行。

“农事村办”下的“蛋”

有意思的是,百色乡镇“一办三中心”改革,是另一项大名鼎鼎的创新——“农事村办”的延伸和拓展。

所谓“农事村办”,通过在群众往来办事不方便的村或群众居住比较集中的中心自然屯,设立服务站、服务点、服务户,形成覆盖农村的县、乡(镇)、村、屯、户五级工作网络,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现“证照村里办,补贴村里发,矛盾村里调,小病村里看,信息村里问,农资村里买,书报村里读”。

但经过一年多运行,百色发现现行的乡镇事业单位站所管理体制与“农事村办”服务的需要出现了很多矛盾。从乡镇党委、政府管理现状上看,主要体现在站所编制少、人员调动难、业务工作与“农事村办”服务衔接跟不上等;从干部工作现状上看,同是乡镇干部,站所之间,有的忙得顾不上,有的则很轻闲;再从站所体制职能上看,有乡镇直接管理的,有县垂直管理的,人员调动难以统一,各站所人员编制一般是2-3名,单打业务能力很弱,跟形势的发展、群众的需要差距很大。如林业站,各乡镇林业站只有一两人,现在仅是林改工作就忙得喘不过气来,更何况还要下村搞群众工作、上山划山界呢。

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从2009年初开始,田阳县以深化拓展“农事村办”为突破口,率先在百育、那满、玉凤3个镇试点,推出“一办三中心”模式。当年11月,百色市进一步在19个乡镇扩大试点。

改革动了谁的奶酪?

试行“一办三中心”,是不是原来的“七站八所”都撤并了?

也不是这样。百色的办法是:保留现行机构,业务一岗多责,人员统一调配。将站、所干部整合进入“一办三中心”,但动人不动编。同时,“一办三中心”采取经费“用途不变、统筹使用”的方式,将以前站所的工作经费划到各中心进行统一管理,用到点上。

很明显,改革削了站所的权,削了县直部门的权。

“一办三中心”体制改革,表面只涉及到乡镇各站所,实际牵涉到其上级单位。故此,5月26日,刘正东在第二阶段的部署会上,大声呼吁各部门要全力支持、坚决配合这项改革,使之得到人、财、物的保障。他要求推进行政管理重心下移,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对涉农审批事项,法律、法规或规章规定由县级政府审批,实际操作中主要由乡(镇)甚至村审核把关和实施的,要下放到乡镇审批,各县(区)不得截留。

同时,改革对乡镇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作风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机关服务岗的固定值班人员,要承担原来多个站所的职能,对个人专业知识和能力是一种挑战。如,右江区汪甸瑶族乡社会服务中心的杨忠臻,本专业是营销与策划,原来在乡经贸站工作,到了新岗位后,要负责民政、计生、林业等30项行政许可的受理、答疑。他说,这些工作专业性太强了,自己天天都在补课。

百色抓紧开展岗位综合业务技能大培训。市、县(区)各有关职能部门编写培训教材,对乡(镇)、村服务队伍进行“一人多能”多岗位业务培训。市本级目前举办了两期培训班,各县(区)也相应举办专门培训班,服务人员业务素质不断加强。

据悉,百色将启动第二批试点。力争到今年底前,实现全市38个左右乡(镇)开展“一办三中心”综合配套改革。

新闻推荐

田阳县歌舞团的一名演员在指导百育镇农民文艺队排

12月1日,田阳县歌舞团的一名演员在指导百育镇农民文艺队排练节目。从12月中旬开始,田阳县将举行“欢乐农村魅力田阳”新农村文艺汇演活动,目前全县已有60多个业余文艺团队共1200多人报名参演...

田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田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