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处处添新绿 荒山变成金银山 ——田林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纪实 □刘宏福
三月的田林,春意盎然。3月10日上午,田林县组织近500名干部职工开展声势浩大的植树造林活动,掀起了新一轮绿化热潮。笔者走访浪平、利周、潞城、八渡、者苗等乡镇,亲眼目睹了一场场以植树迎接春天的火热场景,亲身感受到了田林充满生态绿色的勃勃生机。
小树长在石头上
在浪平乡弄陀村,笔者一路看到,一棵棵椿树竟然生长在石头缝里,村里的群众解释说:“别人只知道大树长在泥土里,想不到我们把小树栽在石头上。其实,有石头做‘伞\’,树苗成活率也很高。”
靠山吃山,这是田林县发展经济的杀手锏。为了改善大石山环境,田林县大胆提出了“坡顶生态树、山腰经济林、山脚观光带”的发展山区生态经济思路,下大力气实施了一批又一批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不仅改善了石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增加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该县林业局工作人员说,今年田林县要完成10万亩造林任务,目前已经完成了总数的十分之三,造林形势一派大好。当笔者追问石山地区如何造林时,他解释说,主要是“适地适树”造林,像浪平乡弄陀村实施的林业植被恢复工程,封山育林223公顷,人工造林299.2公顷,树种主要是椿树和核桃,主要措施是“四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生态护林)、三能(电能、风能、光能)、两池(沼气池、储水池)、一安置(生态移民易地安置)”,尽力做到实行“一山一策”或“一山多策”,效果很好。
干涸河床现清流
从浓荫蔽日的岑王老山下来,路过利周瑶族乡,据群众介绍,在利周河沿岸,曾有数百只白羽黑尾的候鸟出现,被田林县相关技术部门鉴定为钳嘴鹳。钳嘴鹳从远处迁徙而来,原因是利周河发源于岑王老山,河水清澈,鱼类、青蛙、昆虫等种类多,为鸟类提供了良好舒适的栖息场所,对此,笔者深信不疑。
当驱车赶到八渡瑶族乡八桃村,眼前的景象让笔者感到十分惊讶。2012年,由于大旱天气,这里的八桃河曾经断流,新闻被全国各大媒体转载。但是,眼下这泛着清波的八桃河却水流潺潺,清澈见底。再看看周围满山满岭的树林,我们终于在惊讶之中回过神来,这就是植树造林带来的成果。
在者苗乡者务村,我们看到了另一番景象,一条条平坦的水泥村道、一排排整齐的楼房,周围是一丛丛绿树红花,简直就是一个深藏山中的“世外桃源”。据当地群众介绍,为更好地改善生态环境,该县大力推进“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建设,把植树造林从山上引入村屯,完成85个村屯绿化示范点和1050个一般绿化点建设,绿化面积1679.1亩,种植绿化苗木36655株,潞城瑶族乡俄外屯、者苗乡者务村、利周瑶族乡那平屯、乐里镇平旺屯等一批绿化、美化村屯被评为区、市建设示范点。
荒山变成金银山
进入2017年,该县结合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广泛开展为贫困农户找帮扶、送树苗活动,乡村处处呈现出一派植树造林喜人局面。截至2月底,仅者苗乡一个乡就新种植油茶苗2000多亩,其他经济林3000多亩,为该乡今年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悉,“十二五”期间,该县累计完成山上造林57.81万亩,全民义务植树285万株,石漠化综合治理9046亩,实施生态公益林管护143.66万亩,通道两侧造林绿化1.6万亩。其中,全县新增速丰林19088.3公顷,碳汇林2100公顷,高产油茶林7.635万亩,竹林9746.1公顷,芒果2.5万亩;完成退耕还林3.83万亩,建设珠江防护林4.2万亩、生态公益林143.66亩;累计完成2.73万座沼气池建设,建立森林防火林带10636.8亩。同时加大破坏森林案件查处力度,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共查处案件1692起,实现森林旅游收入1.03亿元。
如火如荼的植树造林,绿了山坡,富了山民。以八渡瑶族乡为例,目前全乡八渡笋种植面积达6万余亩,产笋面积4万多亩,年产鲜笋1400万公斤(笋干70万公斤)左右,年产值3000余万元,可实现农民户均增收数千元。
新闻推荐
本报田林讯2016年,田林县招商引资区外到位资金9.67亿元,同比增长51.9%,完成全年任务的107%。其中,全口径外资到位资金125万美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25%。全力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工作。全程跟踪项目进展情况...
田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田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