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打通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田林县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机制侧记 □韦柳先

右江日报 2017-01-19 00:00 大字

 

“以前,我们找律师打官司必须到县城才行,现在村里有了法律顾问,大家有矛盾纠纷都不吵不闹,等着律师来帮忙解决,村民之间的关系和睦多了。”田林县旧州镇平满村支书黄海清对笔者说道。前不久,旧州镇平满村有一户的两个妯娌都要把婆婆往外撵,还要占了婆婆的住房、耕地。黄海清和平满村联系律师黄志明及时介入,使这桩家务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

这是田林县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机制后群众受益的一个缩影。为打通法治到群众跟前的“最后一公里”,田林县自年起就率先在全市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机制,组织全县律师深入各乡村(社区)开展法律顾问工作。截至年底,全县法律顾问共服务群众6万多人次,解答村(社区)及群众法律咨询近人次,审查合同近份,出具法律意见书份,共调解矛盾纠纷件,调解成功件,调解率%,成功率.2%。举办法治讲座或上法治课近场次,开展法制宣传场次,法律咨询场次,参加诉讼活动次。达到群众法律意识显著增强、用法能力明显提升、基层自治管理明显改善、满意度不断提高的效果。

精心组织

 

层层推进

早在年,田林县司法局就已经认识到律师作为一个专业的独立群体,在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中具有独特作用,并已开始不定期组织律师到农村和社区中开展普法活动,帮助化解纠纷,受到群众的欢迎。在“依法治国”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该县司法局于年6月正式启动“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机制。截至当年月底,全县共有名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与个村签订了法律顾问服务协议。经过一年多的试行,首批签订法律顾问的个村的上访率大幅下降,矛盾纠纷调解率不断上升。为此,该县于年月正式印发《田林县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方案》,参与“一村(社区)法律顾问”的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增至人,签约村(社区)增至个,覆盖了全县%以上的村。

完善机制

 

规范服务

为统筹做好该项工作,在启动“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机制后,为使受益民众加大对村(社区)法律顾问的认知度,田林县司法局制作了个律师公示牌悬挂在联系村的村部(社区)办公室。公示牌上包含律师的执业证号、联系电话、所在律师事务所,随时随地方便群众联系律师咨询和寻求法律帮助。并相继制定了《田林县一村一法律顾问案件奖补办法》《田林县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考核办法》《田林县派驻村法律顾问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名单》《田林县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下村担任顾问安排表》《田林县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登记表》等一系列文书格式,使田林县“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落实责任

 

普惠民生

为保证每一位律师切实深入基层开展法律顾问工作,年,该县司法局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制定了《田林县司法局党建工作“”创新机制方案》推行“四个一”工作机制,即:“一村一党员法律服务”、“一村一司法员法律服务”、“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党员的内生力,以党员带动律师、法律服务工作开展法律顾问工作。

年月初,浪平乡平山村村民黄某有了件烦心事。原来,黄某于年将自家的亩山地租给李某种植杉木,期限年。之后不久,李某悄悄将其中的亩山地转租给他人,黄某认为此举违反合同,要求终止合同,双方为此发生争执。

县司法局联系党员杨雅妃与法律顾问张吉云了解情况后,多次前往该村开展调解,一周后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李某同意将转租出去的亩山场剩余的年租金4万元一次性付清给黄某,其他的山场租金按原合同约定支付。

作为联系党员和律师,除了参与日常矛盾调解,杨雅妃与张吉云律师必须每个月有一天在该村坐班,与村调解委员会一起开展法律咨询,除免费给村干部和村民提供法律咨询及服务外,还开展法制宣传、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并协助村里起草、审核、修订村(社区)章程、村规民约以及其他管理规定,引导村(居)委会依法治理。在教育村民用正确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同时,还提高了村民自治管理的法治化、科学化水平。

“一村一法律顾问”为基层群众增加了一条解决群众诉求更便捷路径,由于有县司法局对律师的案件办理过程、效率进行监督,案件办理速度和质量有一定的保证,不仅提高了化解矛盾纠纷的效率,也实现司法行政队伍素质和群众的满意度同步提升的双赢格局。

新闻推荐

为了使油茶产业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特色优势产业,2016年秋季以来,田林县组织相关部门的科技人员深入全县重点乡村

为了使油茶产业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特色优势产业,年秋季以来,田林县组织相关部门的科技人员深入全县重点乡村开展油茶生产情况专题调研工作,为下一步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推进油茶产业发展打好基础。图...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