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西林县那劳壮剧历史沿革□梁 德

百色早报 2013-01-25 04:45 大字

 

壮剧,是古代壮族人民创造的一种文艺形式,是集音乐、文学、舞蹈的综合性艺术。驮娘江两岸壮语叫“问艺”,其意为“消愁”、“解闷”。

明末清初时,西林县那劳村已组建有壮剧班(属板凳戏)。后来,由于历史原因,加上戏师短缺,曾有一段较长时间戏班出现衰落现象。光绪1882年,那劳村人岑毓英任云贵总督后,仰仗他的势力,在那劳村秀才韦国恩的主持下,壮剧班得到重新组建和逐渐恢复壮大。

壮剧历史演变

古老的壮剧乐器有马头胡、葫芦胡、竹筒胡、马骨胡、笛子等;敲击乐器有大、小锣,钗、鼓和木鱼等。古老笛子有5个洞眼,演奏前由笛子来定音,音的高低取决于笛子。音乐定音分别为:葫芦胡定线为(1—5哆嗦)、竹筒胡(3—6咪啦)、高马骨胡(6—3啦咪)、低马骨胡(5—2嗦唻)、三弦(5—2嗦唻)。演奏时各奏其谱,形成高、中、低音的独特风格。古老的壮剧曲调有正调(即唱腔调),其余调的作用是:演出前先奏过场调拉开序幕,演出小生、花旦出场退场时奏过场调,以保持不冷场;加官、丞相出场奏升堂调;台上更衣打扮奏梳妆调;杀鸡调多为丑角上台而奏;八音调是群众有白事或喜事邀请而演奏。壮剧历经板凳戏、地台戏、游街戏等,光绪初期转变为搭台戏。板凳戏和地台戏主要是为当地土司府过春节、办喜事和寿事而演奏。

光绪三十年,西林那劳岑毓英四弟岑毓琦为家人作寿事,邀请云南的沙戏、贵州的布衣戏、西林周边县壮剧班、那劳壮剧班等共13个演出队参加寿辰活动,经过七天七夜的演出亮相,各戏班演出水平均不相上下,演出特色各有千秋,大家得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而那劳壮剧班在音乐和表演艺术方面均占有优势,影响甚广,有不少人前来那劳学戏。

壮剧演出活动历史悠久,光绪年间至民国初期是壮剧演出活动的高峰期。每年正月初二,那劳壮剧班先向“宫保府”拜年,初三开始在本寨子热热闹闹地演出,大闹至正月底。当地的群众自发组织轮留给戏班人马提供丰富的早、中、晚餐,群众自愿捐献布料及钱财给戏班做戏服,可见当时人们对那劳壮剧班演员的尊重。此外,那劳壮剧班还与田林的那达、平六、瓦村等寨子的壮戏班相互交流演出数年,曾去过隆林岩茶、介廷,田林定安,云南省富宁县的那柳、广南县八务等地进行交流演出。

那劳壮剧班演出轶事

关于那劳壮剧班在广南县八务寨演出时还有一段轶事:应八务寨主的邀请,那劳壮剧班24人前往演出,当到八务寨子边时,戏班击锣钗、吹笛子的声音传到寨子里,群众不约而同地跑出来迎接,有的帮拿乐器,有的帮提行李……此时寨主已杀猪杀羊等待,戏班人员到后,寨上的群众忙着递烟送茶、嘘寒问暖,还端来热水给戏班人员洗脚、洗脸,就餐时还为戏班人员盛饭和敬酒,礼仪非常热情周到。演出第一天,开始时,乐队先击锣钗伴奏过场调拉开序幕,接着乐器奏“升堂调”加官出场走八卦步到台前,演员抬起右手、左手拉开红巾,宣读赐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时台下鞭炮声、欢呼声响彻云霄。加官退台后,演员在热烈的气氛中出台。经过一天的演出,消息传至附近村寨,次日方圆几公里的村民自带干粮纷纷赶到演出场地观看,此时观众人山人海,有的站、有的坐,大家的目光都专注于台上。这时,音乐齐奏,接着演员出场演出,因音乐动听、唱腔抒情、动作优雅、唱词醉人,观众叫好声此起彼伏,直至散场。第四天早晨,当那劳壮剧班返回时,寨主赠给每人一双新布鞋,一条特制头巾;不少男女青年前来送行,戏班人员边走边唱,人们送了一程又一程,真是难舍难分,时至中午,大家方依依惜别。后来,在八务屯和附近村寨有9个壮戏迷的姑娘先后嫁到那劳和那劳附近村寨,这9个姑娘中,有一位活了94岁,1993年才于那劳寨上辞世。所以过去曾传“古有张良吹箫散楚兵,今有那劳吹笛招凤凰”的说法。

那劳壮剧班的发展

那劳壮剧班,在维新变法时期,岑毓宝曾改为“维新壮剧班”,后来,虽然岑毓宝吞金自尽,但仍沿用到1947年;解放后改为壮剧团。解放前那劳壮剧班均以古装戏演出,剧目来源于民间故事传统编剧,也借鉴外剧改编共30多个。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1954年由那劳的黄廷兴、王振德、覃锦文等人主持,重新组建那劳壮剧团,当时人员有36人。1956年,自治州政府下发通知要那劳剧团参加当年广西举办的戏剧艺术观摩演出会,那劳壮剧团以壮剧《腊纸书》节目前往参演。当时,中央广播电台将那劳壮剧音乐广播数年之久。至1964年、1979年、1985年,那劳壮剧团分别以现代剧《驮娘江之歌》、古装剧《铁花瓶》和《打破冠州城》共三次参加百色地区业余文艺汇演,每次汇演结束后回来均到本县各乡镇巡回演出。自1990年后,那劳壮剧团演出正常,曾两次受田林县八渡瑶族乡特邀代表该乡参加田林两届壮剧汇演,曾两年春节到田林定安公演;2008年、2010年分别参加西林县第一、第二届句町文化艺术节活动。

壮剧改革

那劳人韦定雄先生一生爱好壮剧,特别是对壮剧音乐、壮剧发展与改革极为关注。他经多年上台演出,总感觉壮剧有一些美中不足,即:唱腔单调,演一个晚上的戏,只有一种唱调,没有表达出各种角色在舞台所需。1964年由西林县文化馆岑隆业先生编剧《驮娘牧歌》在该县城演出,韦定雄既是导演,又是主演,为了演好这台戏,他冒险尝试,把杀鸡调、梳妆调、八音调转变为唱腔调。在45分钟的一台戏里,使用了4种唱调,并以竹筒调(3—6咪啦)线为主旋律,唱腔清脆、悠扬,活跃了舞台气氛。由于剧本好,音乐优美,演员相互配合默契,演出效果很好;后来在百色地区汇演时,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认可;该节目被筛选到自治区参加汇演,这是北路壮剧改革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那劳壮剧率先走了第一步。

韦定雄致力于壮剧改革,经多次尝试,1964年底,他去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回来后,曾引用别的戏剧音乐来充实自己,经过试演,群众反应:不是在演壮剧。此次改革失败,他总结后找原因:壮剧改革关键是在于音乐,音乐才是壮剧的灵魂。为此,韦定雄深入农村搜集民间古老音乐,把群众喜闻乐见、爱欣赏的山歌和巫婆、壮传佛教等共12个调子整理后融入壮剧音乐中,增加唱腔,使演员在舞台上能够扮演各种角色、有自己的唱腔,喜怒哀乐各有其谱;并在1973年的西林县文艺汇演的壮剧《节粮》中试用,反响较好,演出获得成功;经他整理的“仙姑调”、“绣花调”、“破地狱调”、“敬酒调”、“安师调(壮传佛教拜师时的一种唱腔)”等5个调子成为壮剧常用的曲调,1980年后普及西林县内各个壮剧团。

新闻推荐

民警出击追回车辆失主致谢赠送锦旗

本报右江区讯

 

 

近日,一名群众将一面写有“心怀人民

 

 

出警迅速”的锦旗送到右江区汪甸瑶族乡汪甸派出所民警手中,感谢民警为其追回被盗的摩托车。3月8...

田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田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