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乡的“公路史”□凌其友

右江日报 2020-07-23 08:26 大字

海城乡位于平果市西北部,东面与旧城镇相邻,南面与太平镇相接,西面与田东县思林、林逢、朔良、祷午4镇接壤,北面与同老、榜圩、凤梧3镇相连。公路的走向,东面经旧城镇达省道与国道323线贯通;南面经太平镇达省道与国道324线连接;西面与田东互通通达南百高速公路;北面经同老镇通平果至巴马的公路,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

新中国成立前,海城乡最好的路是石板路。民国前,海城乡是土司建制,土司衙门三面环山,衙门外建道有防御敌匪的城墙和护城河,城墙上建设3座用石料筑成的城堡,城堡前是石拱桥,石拱桥连接石块铺成的是通往下辖村庄5尺宽的石板路。海城乡因为拥有城墙、城堡、护城河、石拱桥和石板路而得名“海城”。据说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兵临城下望城生畏,未敢进犯海城。

海城乡境内的“鬼头山”是全县最高山峰,海拔约970多米。山下的百布河自西向东川流不息,穿城而过。河的南面石山紧叠,北面土岭连绵。因为这些石山土岭的阻隔,让乡亲们吃尽了道路不通的苦头。人们出门靠步行,运输靠肩挑马驮,连牛车、马车都没有。人们卖出去的农产品,因为销路不畅,价格低廉;买回来的工业品,由于不通车路,挑东西的运费比买东西的价格还高。

解放前,海城乡隶属平治县(解放后归平果),县治榜圩镇。因为没有公路,这里的商贩步行赶田东县思林、林逢、祷午街,在路上常常遭遇劫匪。初中以上的学生,都要到田东县思林中学读书,单程走羊肠小道大半天,饱受冬寒夏暑之苦。一直到解放初期,学生们到平果县城上学,往东边走经旧城过坡造,全程约70公里;往南边走经耶圩过太平,要步行50公里翻过9座大山。

20世纪60年代初,海城乡修建通往旧城镇的公路。那时候,农村实行人民公社体制,公社成立“施工团”,各生产大队组建“施工连”,从下属生产队里抽调社员当民工,民工回到生产队里记工分。各“施工连”在工地上办食堂,民工自带粮食,每天公社补助每人菜金2角钱。条件艰苦,没有机械,人民群众仅靠钢钎铁锤、土制炸药,在崇山峻岭中开辟出海城乡历史上第一条公路。

在距海城约13公里的地方,有一处陡峭的、险峻的石山岰口,是那海大队“施工连”施工的难点险段。当时海城公社“施工团”组建了“党员突击队”,那海大队“施工连”组建了“青年突击队”,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积极分子纷纷参加到“突破难点险段”的“突击队”中,他们在腰间系上绳索,在悬崖峭壁上打炮眼、装炸药、开石炮,硬是按时按质按量地打通了这个难险的岰口。

在海城乡首条公路通车那天,海城公社举行了公路通车典礼暨庆功大会,总结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公路建设经验,表彰了参加公路建设的有功人员。那天,全乡人民喜笑颜开,欢欣鼓舞。在海城公社所在地那海街,有很多老人和小孩,竟步行8公里路到开通车典礼的地方,第一次看到了“解放牌”汽车。在此之前,人们只在报纸上、电影里、书籍中才能看到公路和汽车。

首条公路修通了,但受经济基础薄弱和地理条件恶劣制约,海城乡道路交通状况依然落后,全乡面积240多平方公里,还有10多个大队(行政村)140多个自然屯未通车。狭窄崎岖的道路,拖住了乡村发展的步伐,阻碍了海城乡与外界的联系。无法引进信息、项目、资金、人才,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和利用,群众守着一望无际的山坡和肥沃的土地受穷。

刚刚通车那些年,海城乡只有这条经旧城往县城的砂石路,山高沟深,路窄坡陡,雨天泥泞不堪,晴天尘土飞扬。人们乘车去县城,一路颠簸不说,还沾上一身泥巴和满头尘土,到了县城,都要先洗刷一番然后再去办事。而且两天才有一趟班车往返,要是办不完事或者因办事晚了点,只能在县城多住宿一天。那时候,乡干部下村屯工作,群众到乡里办事,大多是走路或骑自行车。

20世纪90年代初,海城乡获得了国家公路建设项目、扶贫项目、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修建(改建)了海城至旧城、同老、太平、耶圩4条等级公路,但是仍有多数村屯未通公路。有一次,我参加县里的农产品展销会,广东老板与海城乡签了一份订购4万吨木薯干片的意向书。跟来的司机却说:“去那里路况太差,车子进不了村……”于是这份即将到手的订单告吹。

1998年,为了实现“村村通”,平果县开展乡村公路建设大会战,海城乡有9条通村公路建设任务。我参加县公路局的勘测工作,各村屯群众奋战在工地上,无任务村屯帮助有任务村屯,共产党员先锋队、青年民兵突击队活跃在建设工地的难点险段上。1999年,海城乡的16个行政村全部通车,全乡通村公路里程由5条51公里增加到14条110多公里。

海城乡村村通车后,为乡村发展振兴提供了牢固的交通基础。以山区百谭村为例,当时4000多亩山地年产木薯干片600多吨,年出栏生猪1000多头10万多公斤,通公路后,群众卖木薯干片每公斤比以前多得0.6至1.2元,卖生猪每公斤比以前多得1元至2元。仅这两项差价,就给群众增加60多万元的财富,全村农民人均增收600多元,成为全乡率先实现脱贫的行政村之一。

后来,国家加大投入,海城乡修了至旧城、同老、至太平、耶圩4条柏油公路,每20分钟就有客车往返。村屯公路也变成了水泥(柏油)路,摩托车、轿车走进寻常百姓家,插秧机、收割机在农田里来回穿梭。投资者、开发商看准乡村振兴的机遇,万亩速生林、千亩果场、百头养猪场,木材加工厂、小微企业、扶贫车间、农村电商进驻海城乡,高效产业层出不穷,生机盎然。

如今,随着南百高速公路、南昆铁路和云桂高铁相继开通,海城乡交通更便利了。前年我去北京旅游,从北京飞回南宁3个小时,从南宁坐动车到平果不到40分钟,回到家不到半天时间,比我当年从海城步行到县城还快。去年底,海城乡开通了公交车。海城乡的路越走越平坦越走越宽阔,它给乡亲们插上了实现乡村振兴梦想的翅膀,它引领着乡亲们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新闻推荐

把握协商着力点 提高协商实效性□周章师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

田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田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