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东岸上的这艘船 □罗荣国
正是因为年里的这个日子,历史注定要在田东河岸上的这个码头树起不朽的丰碑,注定要将这个码头定格为令后世瞩目的圣地,更是注定要将在这里停泊的这艘船永远定格在百色历史乃至中国革命历史上的最显眼的节点。这也是我一生中所见到的最普通、印象最深的一艘船。应该说,这是因为近百年来这艘船特有的汽笛声一直在右江两岸回响,一直在我的心里荡漾着。
在艳丽阳光的照耀下,田东这个码头——二牙码头也叫红军码头显得格外祥和安静,古朴厚重。这个在共和国成长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码头,看上去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码头,当年就叫二牙码头,而现在叫红军码头则是缘起邓小平同志带着红军队伍乘着船队在这里第一次上岸踏上右江大地。更让我浮想联翩的是码头水面上停泊的看上去好像是很普通而实际上是承载着中国命运的这艘红军船——年夏,年仅岁的邓小平同志,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化名邓斌来到广西,领导广西党的全面工作。月日,邓小平和张云逸等同志分别率领党掌握的武装部队及满载军械物资的船队,分水、陆两路从南宁溯上右江,进行武装起义的准备。月日,军械船队抵达平马镇二牙码头,邓小平迈着坚定的步伐,第一步踏上田东这片热土,与张云逸率领的陆路部队会合。随着这支船队的汽笛声在二牙码头的荡响,随着这艘红军船的到来,右江大地的革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月日,邓小平同志领导二牙码头附近的恩隆暴动,歼敌近一个营,打响了百色起义第一枪。从此,右江大地风雷激荡,革命的烈火映红了百色大地,右江两岸从此换上了新天地。
正是如此,近一个世纪来人们的耳边一直连绵地回响着那支具有非常意义的船队特别是这艘红军船的汽笛声。我想,自这艘红军船的汽笛声在二牙码头响起后,就一直荡漾在右江儿女的心里。我们知道,这艘红军船引领下的船队到达二牙码头之前,先是经过平马镇的那恒村的那恒码头。当年,那恒村群众听说红军船队要过自己的村前,早早就集结在码头,眺望着滔滔东去的右江水面。
“来了!”不知是谁叫了一声。人们望着江河的下游,只见在前面引航的这艘红军船的风帆由远而近,随着汽笛声传来,伴随而来的一阵阵橹桨声。船队一到那恒村前,那恒码头立刻欢声雷动,群众的呼喊声、汽笛声、橹桨声汇成了一曲绝美的交响曲。
就是这艘红军船让早年革命时期的百谷村、那恒村沐浴着军民渔水情的清辉,引领这里的人民一心向往共产党,一心向往红军,跟着红军浴血奋战不动摇。当年的百谷村户人家,除1户地主外,其余户都有人参加赤卫军和红军,参加人数达人,其中人随红七军北上,先后有位优秀儿女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后人敬仰先辈,将百谷村尊称为红军村;那恒村儿女积极参加右江农民革命运动,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先后有名英雄儿女在革命战争年代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留下了不朽的芳名。
就是这艘红军船让右江工农民主政府在这里诞生。当年,右江工农民主政府就在美丽的田东县城的经正学堂里建立。现在,当人们驻足在一件件遗物、一张张老照片尤其是这艘红军船的照片前,耳边又回响起这艘红军船的汽笛声和船队的橹桨声。
就是这艘红军船汇集了一大批革命力量,培育了一大批中国革命的领袖。在田东的邓小平和张云逸平马会师大型雕塑前,人们会一次又一次深情地鞠躬后,久久地仰望着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雷经天、陈洪涛、叶季壮等塑像,耳边回响着邓小平平马会师集会上那特有的川音,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如今,流连在田东的河边岸上,当年如火如荼的场面早已远去。虽然时光一晃而过将近一个世纪,可岁月的流逝却无法冲淡人们对田东岸上这艘红军船的记忆。每次来到田东河边岸上的红军码头,我都会驻足回望,久久凝视着这艘红军船,让那久远的汽笛声时时刻刻都回荡在我那旷世辽远、肃穆宁静的灵魂里。
新闻推荐
本报田东讯除草、施肥、淋水……每天早上,田东县那拔镇福星村贫困户黄宏飞就到村里的莲花山柑橘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果园忙碌开来。黄宏飞以自家5亩地入股该合作社,并到合作社打长工,工钱一天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