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片赤心三代传 创出一片火红事业 □本报记者 陆照德 通讯员 王安华 滕 敏 文/图

百色早报 2016-10-29 00:00 大字

梁维帧、梁天才简介梁青松眺望火龙果基地。  

10月25日中午,梁青松在二楼眺望火龙果基地,几年来他一心扑在创业上,如今终于有了自己的事业,成就自己的同时,也给清苦的村民们开辟了一条通往致富的道路。

梁青松是田东县思林镇真良村桥兴屯村民,80多年前,他的祖辈梁维帧、梁天才为改变农村落后的生存环境,让广大村民吃饱穿暖,在右江两岸传播红色革命的火种,为实现理想做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令人敬佩万分。

到了梁青松的父辈,村里仍有多人秉承红军精神,踊跃参军,转业后成为地方建设的骨干。到了梁青松这一辈,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们又一心扑在创业上,走上先富带动后富的路子。

桥兴梁氏一门三代,他们那颗赤热的心,一直与时代步伐紧密相连,每一代人都是当地村民的模范。

歃血盟誓干革命

梁维帧,1884年生人,天资聪颖,清末考取了秀才,民国时,在当时思林县养秀乡任一所高小的教师。家境殷实的他,思想进步,目睹农村贫困,而地方官僚与富人大多却只顾着自己升官发财,联手剥削吃不饱穿不暖的广大村民,他实在看不下去。1925年,在中国共产党主编的进步刊物《向导》、《新青年》的熏陶、影响下,他听说东兰有个韦拔群,搞农运了不得,就前往东兰武篆学习搞农民运动的经验,把农民运动的火种传播到养秀,与黄永达、阮殿煊在刀架下歃血盟誓:“坚持革命,不怕牺牲,永不叛变。”于是,农民运动的星星之火,在右江河畔的思林、果德、向都一带成了燎原之势,“打土豪,分田地”的农民运动深入人心。

百色起义前夕,张云逸率领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和教导总队路过思林时,送给农民自卫队一批枪支,有的坏了不能用,梁维帧写信给张云逸反映。得到回复后让同族梁天才到南宁请回师傅、技工,并筹划成立兵工厂,为此,梁维帧还卖掉了2头耕牛与部分田产,作为兵工厂的经费,梁天才任兵工厂经理,兵工厂成立后,制造了不少枪支弹药,以武装壮大农民自卫队。

百色起义后,思林农民自卫军改编成农民赤卫军,梁维帧营部就设在桥兴屯,建立党支部,领导农民分田地,严惩反动地主和富绅,还成立娘子军(班)编草鞋、草席、草凳支援红军。

1930年3月19日,黄永达夫妇带着邓小平一行到桥兴梁维帧家,期间,在真良村举办一期党政军骨干培训班。

红七军主力北上后,梁维帧、梁天才留守后方继续游击,呕心沥血,积劳成疾,因叛徒出卖,他们相继牺牲,桂军放火烧掉了桥兴屯房屋,村民流离失所……

8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桥兴屯村民早已实现了温饱,又在新一代村民的努力下继续向全面小康生活迈进。

返乡开创红火事业

1949年底,当年的红军打回来了,桥兴、真良、兰芳一带村民欢欣鼓舞,一批青年踊跃参军,剿匪反霸抗美援朝,梁天康便是其中之一,他追随族兄梁天才入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后来他儿子也参军。

梁青松是梁天康的孙子,“80后”青年,如今是田东真良火龙果万亩种植基地的掌舵人。他说:“我们祖辈、父辈都有很多人参军,到了我们这一辈少了一些,可能是时代使命不同,我读大学的时候就一心想创业。”

梁青松在广州读书时,学习之余经常去做兼职工作,跟老板们学习创业经验,大学毕业回了田东,几年摸索,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与家乡发展的道路——规模化种植火龙果。

扶贫新模式助农增收

任何事业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党员梁青松深知这一点。2012年开始尝试种植火龙果后,他紧密联系党与政府的工作重心,于2013年投资近500万元建立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并成立“真良村火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通过合作社探索创新党建金融扶贫和股份制扶贫两种模式。党建金融扶贫模式,就是发挥“三农金融服务室”带动作用,建立“党支部+新型经营主体+基地+农户”模式。合作社在2014年被评为“信用合作社”后,通过“信用合作社”和担保公司担保,先后得到田东农村商业银行、北部湾村镇银行贷款支持150万元,在合作社核心示范区连片种植火龙果550亩,辐射带动周边村成立3个分社。目前,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500亩。

“下一步,我们将开展五年返还土地扶贫模式,合作社流转租种农民土地五年后,将土地及火龙果无偿返还给农户管护经营,农民自愿加入合作社,合作社提供技术和销售等服务,农户当年可有收益。”梁青松表示。

另一种模式叫“股份制扶贫模式”,用梁青松的话说,就是让贫困户拿国家给的5000元到户扶贫发展资金入股火龙果基地,参与分红。以真良村和临近的龙邦村为例,95户贫困户到户扶贫发展资金47.5万元(每户5000元),入股真良村火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于2016年2月2日举行了2015年度分红大会,95户贫困户领取了65610元红利,其中真良村每户平均分红648元、龙邦村每户分红729元,进一步提高了贫困农户资产性收入。

梁青松说,现在他的火龙果事业已经开辟到作登瑶族乡。据悉,农户每亩地流转年租金得700元外,火龙果基地固定职工10人(月薪3000元+分红),经常性用工、临时工等数十人(日薪70~80元),都是真良村的父老乡亲,这就多方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在真良村火龙果基地办公区,有一张“全县火龙果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分布图”,上面标着红色箭头,如红色革命时期的革命根据地红旗一样鲜艳。

新闻推荐

逃亡之路太“难走” 4逃犯回乡投案自首

本报田东讯近日,涉嫌犯破坏电力设施罪的嫌疑人罗某某、罗某、罗逢某、周某某4人相约到田东县公安局作登派出所投案自首。经查,2010年1月17日上午10时许,犯罪嫌疑人罗某某、罗某、罗逢某、周...

田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田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