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7岁女孩独自蹭上火车去南宁寻亲》报道引人深思—— 孩子的内心世界,谁知道? □本报记者 蔡 明

百色早报 2014-02-25 04:11 大字

 

2月24日,本报第三版刊登了一篇《7岁女孩独自蹭上火车去南宁寻亲》的报道,值得庆幸的是,文中的小女孩迷路后,在警方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父母。她的父母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又感动又害怕,并打算回百色工作,与孩子团聚。然而,那么多与父母远离的孩子们,他们的思亲之切又有谁懂?

“不要奖励,只要跟父母一天”

早在2月初,就有媒体报道了田东县的步兵小学,总共500多名学生中,有四成多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记者了解到,父母与孩子长期不在一起生活的现象在百色并不少见。很多孩子都是在老家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父母则长期在外工作,只有节假日才能团聚。

“我女儿今年9岁,目前在南宁的外公家居住,在那里读书,我在县里面工作,只能一个月者半个月去看她一次。”西林县的黄女士称,为了让女儿“不输在起跑线上”,她一年前将女儿送到南宁上学。然后,女儿几乎每天都要打电话,说想见爸妈,不想在南宁读书。“每次我都要哄好久她才不闹。有时真想让她回县里读书算了。”黄女士说。

而市区某酒店的服务员李女士也说,为了生活,她和老公来到市区工作,两个小孩都留在农村跟着80岁的奶奶生活、读书。由于工作的原因,他们夫妇每个月仅有4天假期,平时只在家里有事时才回家。“我女儿考试得了第一名,我问她要什么奖励。她就在电话里对我说她什么奖励都不要,就想我下次周末回家带她到我 工作的地方玩一天。”李女士说,听了女儿的话后感到很心酸。她也害怕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却又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心理老师:多与孩子沟通并信任他们

记者就留守儿童与父母亲长期疏远的问题咨询了华夏心理百色辅导站的心理老师。据介绍,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必然造成两者间的疏远,孩子的心理问题也就多起来。比如说性格孤僻以及常常出现的离家出走等。“想去找父母了,证明孩子心理没有安全感,而且他们渴望与别的孩子一样,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能在身边。”该站一名辅导老师称,她所接触的个案当中,很多留守儿童都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但她认为,孩子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其实都是大人的问题。如经常与孩子一起生活的爷爷奶奶、外婆外公,还有经常陪孩子一起学习的老师,都是对孩子影响很大的因素。“留守儿童的问题除了社会层面,监护人、老师、家长都要好好思考,多沟通、多信任,和孩子做朋友。让孩子多一份安全感。”该老师介绍道。

新闻推荐

“瘾君子”吸毒后睡于芒果林路人遇上惊恐报警

本报田东讯  田东县一男青年在路边芒果树下吸毒后“沉醉”在幻觉中,侧卧于芒果树下,路过此地的群众见状惊恐报警,该“瘾君子”被传唤到派出所后,才意识到自己被抓了。...

田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田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