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著尧:与日寇作战7年□本报记者 陆照德 文/图
采访后,老人以一个军礼护送访客 李著尧及长子李瑞生(右一)、次子李瑞成合影李著尧老人珍藏的“第八路军抗战伤员”荣誉纪念章
田东百谷红军村以出红军多而声名远扬,但抗战期间曾到前线抗击日寇侵略的现年96岁的老兵李著尧却鲜为人知。
抗日战争打了8年,李著尧服役8年,在安徽前线与日军作战7年(1938年至1945年),从一名重机枪枪手到重机枪班长,前后操过柳州造、汉阳造、马克沁三种重机枪,与侵华日军周旋于安徽一带,直到抗战胜利。随后,老人返回老家田东。
日寇入侵,烽烟岁月,在抗日战争的前线,李著尧老人所经历的是怎样的战场?12月7日,记者来到田东县百谷红军村对李著尧老人进行了采访。
20岁应征入伍 上前线抗击日寇
“我们广西三千万人,日本鬼(敢)来(我们就)杀他干净。”这是2012年9月28日李著尧老人给前来拜访他的志愿者写的,落款为二十一集团军一七六师五二八团一营一排及他的名字,两个红掌印权当印章。
早在百色起义时,时年12岁的李著尧就与军队结缘,当时他是少年先锋队队长,他的大哥李著基则加入赤卫队。红军北上后,李家遭受当地土豪劣绅追查,李家人四处逃散,匿迹于南宁、龙州等地,李著尧因年纪小,被寄养在姑妈家,直到国共合作一致抗日,李著尧一家才得以团聚。这让年少的李著尧早早就尝到战争带来的苦难。
1937年,20岁的李著尧应征入伍,在集训4个多月后,被编入桂系第五路军一七六师五二八团一营机枪连。日寇全面侵华后,李著尧所在部队被派往合浦、灵山一线海防。1938年,李著尧所在部队由广州北上抗日,一度驻扎在武汉。李著尧回忆道:“广西兵当年以能打仗著称,口碑很好,在武汉很受欢迎,部队得到很多补给。”
随后,李著尧所在的部队在湖北黄冈、罗田、黄梅、太湖等地与日寇作战、周旋,于1939年转移至安微省安庆(当时安徽省会)地界。“安徽很冷,当时才8月份,我们广西兵都穿着齐膝短裤,冷得发抖,走路都收着两手在腰际,紧握拳头,友军都说我们能打,走路都时刻准备着。”李著尧老人笑着说,“其实我们冷得要命。”作为新兵蛋子的李著尧不知道,他们此行是要去夺回早被日军占领的安庆市。
7年前线作战 操过3种重机枪
李著尧抵达当时的安徽省会安庆市后没多久,国共联军决定攻打已被日军占领的安庆城,打通长江交通补给线。他们瞧准日本人八月十五要隆重过“十五夜”的习俗,加之抗战前期,日军作战一路告捷,当晚可能放松警惕。于是,就在那个晚上,李著尧所在部队也加入攻城,守城日军果然放松警惕,有的喝得烂醉,中国军队一鼓作气,拿下了安庆城。
“打进去了,却守不住,日军很快组织军队反扑,飞机在上空轰炸,地面部队也很厉害。”李著尧老人说,当时战地上四处都是火海,中国军民死伤惨重,李著尧因腿部受伤住进了八路军的野战医院治疗。至今,李著尧还保存着伤好后八路军发给的“第八路军抗战伤员”的荣誉纪念章,背面印有“1938”字样。李著尧说,当年在安徽,国共两军配合作战,双方的野战医院都会自觉接收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伤员,康复后再回到各自部队。
安庆作为控制长江航运的要塞,中日军队拉锯战打了几次,最终还是被日军占领。“苦日子来了,我们部队跟着很多难民,落山掉水饿死的都有,部队都经常缺盐等基本物资,冬天袜子都没得穿,还要转战山区与日军周旋。”李著尧老人回忆道,后来还是冒险的商贩,穿越日军封锁线把生活物资运给江北的中国军民。
作战7年,李著尧一直在机枪连,从一名机枪手升为一个机枪班的班长,开始用的是柳州造“24式”重机枪,后来用汉阳造的,抗战后期用一种名叫马克沁的重机枪。李著尧还记得,当时一挺重机枪配4个枪手,2个拿子弹,还有几个搬运弹药,一挺重机枪就配一个班的人员。“柳州造的是模仿汉阳重机枪造的,只是新旧牌的区别,但新的不如旧的,重量都差不多(约90斤);后期使用的马克沁重机枪则不需要装水冷却,有子弹就可以一直打,最好用。”李著尧称,当时死伤最多的是步兵,他所在的机枪连,不用冲锋,伤亡少,在前线作战7年,他只受过一次伤。
采访中,李著尧老人多次提到日军的残暴,在占领区进行“杀光、烧光、抢光”政策,老百姓流离失所,死伤不计其数。
红军村里多红军 不打内战要回家
1945年秋,日本侵略者终于战败投降,中华民族艰难的8年抗战终于迎来胜利,中国军民欢欣鼓舞,战士们都想回家,而难民早已纷纷返乡,重建家园。李著尧也想家,离家7年,他太想家了,家乡的亲人可都健在?常寄钱给他的二哥可还好?……回家是李著尧期盼已久的事。
然而,喜庆没持续多久,全国就弥漫着内战的气息。李著尧跟几个老乡都觉得,百谷村出了那么多红军,他们是红军的老乡,怎么能跟红军(即当时的新四军、八路军)打仗呢?于是李著尧跟7个田东老乡就去附近的新四军营地找田东老乡朱鹤云(参加百色起义,抗战期间,先后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支团参谋、营长、团参谋长、团长等职)商量。“跟日军打仗时我们见过,他还写个字条给我,说我在国军混不下去可以去找他。”李著尧说起这段经历,很是感慨。可惜当时朱鹤云已经离开原驻地,不知所往,李著尧他们没办法,就决定直接回家,“反正不能跟红军打仗”。
“我们辗转到武汉,坐火车到长沙、衡阳,再转汽车回广西桂林、南宁,最后回家。”李著尧说。“当时交通没那么便利,你们一路都有车坐么?”记者疑惑地问。“哈哈,我们穿军衣,有‘优待\’嘛。”李著尧老人笑着说,“优待”从湖南衡阳开始,当时火车只通到衡阳,回家得转汽车,当时恰好广西商人到湖南买棉花,他们小心翼翼地询问能否搭乘运棉花的货车回广西,没想到商人很高兴,好吃好喝款待还包住,免费坐车,这让李著尧等8人大为不解。
后来,商人才透底,原来当时湖南到广西,一路有很多拦路土匪,有军人坐在车里长威风,土匪就不敢打他们的主意。一路下来,李著尧他们果然发现所经过的桥头、岔路之处,有一群似匪似民的人拦路要“买路钱”。“轮到我们乘的车经过时,他们看看车上,但不敢动我们,也不知道他们有枪没枪,没亮出来,我们的枪早交回部队了。”李著尧笑着说。
李著尧于1945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回到了阔别7年的家。
低调渔耕60余年 希望后人别忘抗战老兵
据李著尧老人介绍,他祖籍广东南海,祖上世代靠打鱼为生,清朝末年(1870年左右)溯江而上,来到位于右江河畔的百谷村定居。早在少年时,李著尧就学会了打鱼。抗战胜利回家后,李著尧依旧操老本行——打鱼。
采访中,李著尧老人讲了一件趣事:当年百谷村出了9个红军,土豪劣绅觉得这个村有龙脉保佑,于是组织人挖了一条宽深一丈,长百余米的坑,以破坏龙脉。“那条坑我们小时候都还见,就经过现在我家地基这个位置。”李著尧指着地板笑说,其实挖坑对百谷村没有什么影响。
回乡后的60余年,老人是个本分的农民,养育了5个儿女。老人的次子李瑞成称,由于解放后的多次政治运动,父亲很少透露自己的军旅经历,他们几兄弟姐妹都很少知道,改革开放后才慢慢知晓。李瑞成在档案馆里找出父亲当年应征入伍时的档案——广西省田东县平马镇永宁街出征军人姓名册,还收集了很多与父亲相关的历史资料、报刊报道等。“参加抗战,这是父亲的宝贵经历,也是我们百谷红军村的荣誉。”李瑞成先生自豪地说。
如今,李著尧身体硬朗,每天保持着逛街散步个把小时的习惯,闲暇之余,他也会看看儿女们整理的历史资料,每次迎接前来拜访、采访的年轻一辈,李著尧老人都感到舒心,认真地讲述着他的人生故事。
在一篇李著尧老人口述旁人整理的回忆文章里,他说道:“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我们不畏惧死亡,只害怕孤独和被遗忘;在有生之年,我们期待本应有的认同与尊重。”
新闻推荐
马小静 人物:马小静职业:彩票站老板在田东县,马小静的彩票站是很多人的“根据地”。“去年又有彩民中了2万块的彩头!”她告诉记者,彩票站开张近两年,最高兴的事情就是...
田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田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