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创新安置模式 圆贫困户住房梦 ——平果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

右江日报 2017-07-05 09:04 大字

园林式的住宅小区、宽敞的客厅、明净的茶几、舒适的卧室……这是笔者日前在平果县东方国际住宅小区27栋1-403号房易地扶贫搬迁户兰必辉的新家所看到的景象。兰必辉一家5口人原居住在平果县凤梧镇山环村那浪屯一间破旧的木瓦房里,每逢下雨,屋内到处漏雨,全家人苦不堪言。2016年12月,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他们一家人搬进了县城这间109平方米的新房里。“我做梦也想不到全家5口人只花了1万多元,就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是党的惠民政策圆了我的新房梦。”兰必辉77岁的老母亲激动地说。

兰必辉住房的变迁并非个例。去年以来,平果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市关于实施***、精准脱贫的战略部署,狠抓易地扶贫搬迁,全县共有575户贫困家庭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进了县城的新房。为此,平果县扶贫搬迁工作取得的实效得到了自治区和百色市领导的高度肯定。今年5月下旬,平果县代表广西顺利通过了国家考核组的抽查检查。截至目前,该县已搬迁入住3056人,人均住房面积20.69平方米,人均自筹资金0.2473万元,完成国家下达搬迁任务数的70.3%,住房建设资金补助率94.57%,搬迁精准识别率达到100%。一大批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圆了“新房梦”。

倾力推进,打好攻坚硬仗

易地扶贫搬迁是“五个一批”脱贫攻坚战的首场硬仗,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问题的治本之策。为打好这场硬仗,平果县着力从三个方面组织推进:领导重视,靠前指挥。该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临一线部署推动,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序推进;责任落实到位。该县县委书记、县长为县级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为乡镇级第一责任人,驻村第一书记、后盾单位主要领导为贫困村第一责任人,“第一家长”为贫困户第一责任人,构建形成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资金整合高效规范。除上级下达的项目资金外,该县由融资平台融资贷款,整合住建、扶贫、水利、林业、交通、教育等部门资金投入,确保资金补助发放到位。

倾心谋划,创新安置模式

由于受到市场环境影响,2016年,该县住宅库存面积高达62万平方米,销售形势不容乐观。县委、县政府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创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去库存”模式,即通过整合上级补助资金和新市民购房补贴资金,政府以购代建,在备案房价的基础上,以不高于8.5折的房价回购房源,面向符合条件的贫困户进行分散安置。对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去库存”的房地产开发商,按1万元/户+400元/㎡给予税费补贴。搬迁户人均自筹资金不超过2500元,剩余房款由县政府直接补足。这一创新模式实现了多赢效应:就政府而言,不仅节约了土地成本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还可以从房地产开发商购买土地、销售住房环节获得相应的财政收入。据统计,该县仅节约成本和增加税费就达到5500万元,基本上平衡了县级财政补贴贫困户购房所投入的资金;就房地产开发商而言,2016年,该县安置575户搬迁对象消化库存面积6.32万平方米,带动了面上去库存53万平方米,有助于全县房地产开发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就搬迁户而言,既能够保证最大限度降低购房成本,又能享受库存房的交通便利和相关配套齐全的便利。

倾情帮扶,确保稳定脱贫

为确保贫困户“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平果县着力在后续扶持上持续发力。该县发挥“第一家长”职能,以“打好感情底子、选好脱贫路子、记好帮扶册子、用好政策篮子、算好脱贫日子”的“五好”标准,从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派8250名干部任贫困户“第一家长”,与13616户贫困户结亲,真帮实扶,用心发力,一改过去“大水漫灌”的模式,形成了“精准滴灌”的帮扶格局。贫困户搬迁到县城以后,原结对帮扶“第一家长”继续跟进服务,结合搬迁对象劳力能力、技术特长等基本情况为他们量身制定后续发展计划,帮助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此外,该县进一步落实帮扶政策,先后制定出台了产业、就业、就医、教育等一系列后续扶持政策,引导搬迁户发展后续产业,确保搬迁一户脱贫一户。

据统计,目前该县575户3056人的搬迁户中,通过产业扶持发展的有236户,获得金融扶持的有471户,进厂务工就业的有946人,接受教育扶持的有812人,接受困难救助的有1842人。

新闻推荐

平果经贸局开展扶贫帮困主题党日实践活动

本报平果讯6月20日,平果县经济贸易局机关党支部的党员干部到联系的太平镇吉林村、雁山村开展扶贫帮困主题党日实践活动,为贫困户发放化肥和饲料,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自开...

平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