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珍贵的榜圩侬歌□黄海南

右江日报 2017-03-23 10:16 大字
 

壮族人民能歌善舞,但因居住地域宽阔、居住点分散,人们讲壮话的声调不完全相同,形成了一个地方讲一种壮话、一个地方唱一种民歌的格局。

在平果县境内,受人喜爱的壮族民歌有嘹歌、勉歌和侬歌。

侬歌是侬人唱的一种壮族民歌。

在平果县榜圩镇及其周边地域居住的部分壮族群众,是当地的原住民,人们叫他们侬人。侬人讲侬话,唱侬歌。

侬歌的歌词,与汉语诗词十分相似,它的一节歌词是五言四句诗。汉语诗词一般一韵到底,中间很少换韵。而侬歌的歌词却随句而韵,有独特的歌词格式。

例如,这首流行的侬歌:

今晚月儿明,

搬薪来垫坐,

拿锣来垫腿,

端茶给客人。

歌词是押韵的。它由上句的最后一个字,与下句的前四个字中的一个字押韵。即明与薪押韵,坐与锣押韵,腿与给押韵。但两个相邻的押韵组,没有押韵关连。

了解了歌词结构,掌握押韵方法,熟悉侬歌的基本旋律,就可以填词作歌。榜圩镇会唱侬歌的人,人人都可以是词作者,个个都是歌唱家。

侬歌可分为三大类:散歌、很歌和对歌。

散歌。侬歌容易填词,容易创作,容易歌唱,深受人们的喜爱。劳动或休闲时,他们一边创作,一边歌唱,随心所欲地唱出心中的歌。人们把随想随唱的歌叫“散歌”。

侬歌盛行时,打柴的山岗上、放牧的田野中、耕耘的农田里……到处都是悠扬的侬歌声。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自编自唱的散歌。侬歌是智慧、文化和欢乐的载体,它给生活带来乐趣,给生产注入活力。

很歌。很歌是休闲时众人合唱的歌。它由一人或两人起头,几个人跟着合唱。唱的是经典各段名句,省去填词编歌的麻烦,唱得流畅顺口,让听者和唱者都如痴如醉。

对歌。对歌是散歌和很歌的复合体,是一组人与另一组人对唱的歌。尤其是少男少女对歌最精彩。榜圩镇及其周边地域,没有固定的歌会,没有一年一度的歌节,对歌常在少男少女相遇时进行。

榜圩镇有个习俗,生小孩的人家办三朝喜酒,娘家人来祝贺,来客都是女性。其中有不少妙龄少女,当晚,她们就与该村的少男对歌。

少男少女对歌,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人们投入巨大的精力。对歌中,赢的一方得到美好的声誉,输的一方可能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

女队常常有备而来,其中有一两个是久经歌场的歌手或歌王。男队也有准备,邀请邻村的好友来帮腔。本村的歌王趁着夜色参杂在歌伍中。但他不歌唱,只作提示或出点子。

夜幕降临,歌台在主人家里摆开。少男少女唱着经典的各段名句。优美的乐曲、流畅的旋律出自少男少女的歌喉,悦耳动听,仿佛天籁之声,吸引着村里村外的听众,把主人家的屋里屋外围得水泄不通。侬家的一场三朝酒对歌会,是一场盛大的侬歌演唱会,也是一场隆重的群众大集会。

屋里对歌,从天黑时开始,直到天亮时结束。接着少男送少女出村,对歌进入高潮。

队伍行进得很慢,走一步停三停,停下对歌。一方可以海阔天空地提问,对方却不能漫无边际地回答。没有现成的歌来对,必须随编随唱来应答。喝酒莫给酒壶干,唱歌莫让歌声断。为应对断歌的尴尬,男女双方平时皆勤编勤唱,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男女对歌,若男方三问三不答,女方则视他们为一群猪哥哥,不值得相爱。若对答如流,便得到少女的敬佩和崇拜,进而对他们产生爱慕之情。

送行告别,少男折一段小草,当作自身脚板的尺码,送给意中人。若对方接受,日后就会寄回一双新布鞋,表示这对男女已相爱。接着两家人开始走侬家人结婚的程序。侬家的不少男女,是通过对歌来喜结连理的。

侬歌历史悠久,经典名段浩大繁杂。曾有人加以整理,集成7盒歌碟,播放用时7个多小时。侬歌是浩大的知识宝库,也是光辉的文艺殿堂。

新闻推荐

新安镇:土地流转让农民获得双收益

本报平果讯眼下,正是火龙果种植的季节,在平果县新安镇坡南村火龙果基地里,60多名“农事钟点工”正忙碌着在火龙果地里立杆、除草、施肥……处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我家有5亩土地,今年全部流转给经...

平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