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砍蔗工变身蔗农 ——坡南人的“甜蜜事业”

百色早报 2013-02-16 05:24 大字

坡南村民在抢收自家的甘蔗。  

□本报记者 吴东萍 通讯员 黄春合 文/图

每年春节前后,正是榨甘蔗的季节,也是坡南人最忙的时候。在平果县新安镇,坡南村村民历来以砍甘蔗闻名,方圆几十里的蔗农都要请坡南人帮忙砍甘蔗。可是今年,外村人再想请坡南人砍甘蔗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坡南人自己也种上了甘蔗,种植面积近500亩。尽管这个数字在新安镇来说只能算是中等水平,可对于坡南村的村民来说,却是从无到有,实现了质的飞跃。

近日,记者来到坡南村,平坦的水泥路两旁是连绵不绝的甘蔗林。尽管天气寒冷,天空还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身穿雨衣戴着斗笠的村民仍在热火朝天地抢收甘蔗。

坡南人以砍甘蔗闻名

“去年以前,我们从未种过甘蔗。”坡南村村主任许朝东告诉记者,二三十年来,坡南人以砍甘蔗为生,但坡南村从未大面积种植过甘蔗。坡南村距离新安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属石山区,可谓“七分石头三分地”,耕地较少且多为旱地,村民以种植玉米、黄豆、木薯等作物为生,收入低,为了补贴家用村民农闲时节经常到周边村屯打零工。新安镇很多村屯种植甘蔗,每年冬季都需要雇人帮忙砍甘蔗,而坡南人农闲时间长,手脚勤快、吃苦耐劳,深受雇主欢迎。

优惠政策激发种蔗热情

坡南人为何突然改砍甘蔗为种甘蔗了呢?“以前不是不想种,是条件不允许。”许朝东告诉记者,过去坡南村不种甘蔗很大程度是因为道路的问题。运输甘蔗需要通畅的道路,而在2010年之前,坡南村通往外界的道路一直是坑坑洼洼的,别说运甘蔗的卡车,就是面包车、摩托车逢上下雨天都难以通行。

在行路难这个现实问题面前,村民的很多想法都未能实现。2010年通了水泥路以后,村民的心思渐渐活跃起来。近年来,为了帮助农民创收,平果县通过补贴机耕费、提供免费蔗种和甘蔗专用肥等优惠措施来鼓励农民发展甘蔗产业。趁着这个好时机,坡南人也动起了种甘蔗的念头。

“不少村民的观念还比较落后。”许朝东称,虽然不少头脑灵活的村民跃跃欲试,但有一部分村民习惯了给人砍甘蔗打零工的生活,他们认为,种甘蔗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是否能赚钱还要看当年的甘蔗价格,有一定的风险,所以与其自己种甘蔗,还不如给人砍甘蔗,凭力气干活,一个冬天下来也能挣个一两千块钱。

“意见不统一,工作很难做。”许朝东说,当初动员村民种甘蔗的时候,因为意见相左困难重重。最后,禁不住各种优惠政策的刺激,推土机还是开进了坡南村——将近500亩的甘蔗种植开始了。

收益大蔗农笑开颜

“给别人打了几十年的工,终于轮到自己当一回老板了!”村民许爱萍乐滋滋地告诉记者,去年她家承包了30多亩地,这些地全部种上了甘蔗。将近50岁的许爱萍,可是一名资深的砍蔗工,她20岁出头时就跟着村里的嫂嫂、婶婶们到外村帮忙砍甘蔗了,每天天未亮就起床,拎一罐玉米粥往雇主的甘蔗地赶。许爱萍说,砍蔗工的日子不好过,每年砍甘蔗的时候正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候,一个冬天砍下来,手上全都是口子。

“我刚开始砍甘蔗的时候,一天的工钱只有三块五。”许爱萍说,给别人砍了二十多年甘蔗,她的工钱终于从三五块涨到了现在的50元一天。可是砍甘蔗和种甘蔗相比,收入差距还是很大。一个冬天砍两个月的甘蔗,最多也就有3000元的收入。“种甘蔗就不一样了,按一亩产量为6吨,一吨470元计算,30亩的甘蔗地减去成本少说也有五六万元的收入。”许爱萍乐呵呵地说道。

村民争着加入“甜蜜事业”

“明年我打算再多种10亩甘蔗!”村民许露新之前一直在百色一家鞋厂打工,几年前为了照管家里的老小返回家乡。平时种些玉米,养些猪、鸡,日子过得相当拮据。一直苦于致富无门的许露新去年种上了甘蔗,顿时感觉生活有了盼头。甘蔗是种一年收三年,一般第二年进入丰产期,许露新没想到头一年甘蔗就长得那么好。“我现在后悔当时种少了!”因为之前没有种过甘蔗,加上家里劳动力少,去年许露新家只种了15亩甘蔗。许露新说,甘蔗靠的是产量,产量越大挣得越多,所以种植一定要成规模。她和丈夫商量,明年再多种10亩,农忙的时候可以多雇几个人帮忙。

“当初是求人种都没人愿意种,现在反过来了!”许朝东说,第一批甘蔗丰收后,几个当初对种植甘蔗意见特别大的村民主动找到他,询问今年还有没有机耕费补贴和免费蔗种、专用肥,也要加入甘蔗种植这项“甜蜜事业”。

新闻推荐

交订金不问明白 掉进文字陷阱

@事件3月6日,“沙漠玫瑰”发帖称,春节前其女友和两个朋友在平果县城闲逛,恰逢某影楼在街头搞促销。看着影楼推出的优惠套餐,一直想拍一组艺术照的女友心动了,当场交钱定了300...

平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