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壮戏城中开演 山歌飞出国门 百色乡土文化随农民进城上演“农村包围城市”好戏

百色早报 2012-11-26 01:10 大字

 

本报讯

 

(记者

 

 

韦兴尧

 

 

陈伟玲)今年41岁的黄茂是右江区业余壮剧彩调团外联人员,与记者交谈时,他的电话不时响起。“年底了,预约演出太多,忙。”他说。

“说是右江区业余壮剧彩调团,其实是农民壮剧团。”黄茂介绍说,剧团2000年成立,起初是由几个进城的农民工因共同爱好,“走”到一起。大家带着各自的特色唱腔,业余时间唱唱、比比。没想到,他们这种纯粹为满足个人爱好的演出,竟像磁石般吸引着农民工争相前来观看。就此,一传十,十传百,加入者越来越多。至今,该团已有团员35人,每年演出上百场次。“百色的重大演出活动,少不了我们的份呢!”黄茂颇为骄傲地说。

每晚华灯初上,靖西县城城中路的小公园就热闹开来,进城务工的文艺爱好者聚在一起对山歌、演“末伦”(末伦是用壮语演唱的一种坐唱曲艺,约有二百多年历史),歌声、笑声此起彼伏。令人惊叹的是,他们使用的音响设备竟然不亚于专业的文艺团队。

这是百色市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乡土文化随农民进城的一个缩影。有人戏称,这是乡土文化进城上演“农村包围城市”的好戏哩!

农民工带着乡土文化进城,改变了过去单纯由城里人“送戏下乡”的格局,让城乡文化交流与交融,繁荣了城乡文化,且使乡土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保护。平果县的哈嘹组合乐队受“嘹歌”影响和感染,根据年轻人的审美特点和需求,对“嘹歌”进行了改装和包装,其创作的《月亮》、《山中画眉》、《表哥》、《思念歌》等几首歌曲,大受青年人的热捧,不仅唱到中央电视台,而且走出国门——到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演出,曾轰动一时。德保县由年轻人组织的凹凸乐队、云雾乐队、突围乐队和元素乐队也经常活跃在各种舞台上,他们用壮语演唱,贴近群众,赢得了人们的认可和好评,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丰富人们业余文化生活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凹凸乐队还应福建电视台《走南闯北》栏目邀请制作“三月三”专题片,推介壮语新音乐。这几年春节期间,德保、靖西两县还联合举办呗侬歌会,所有的歌曲全用本地壮话演唱,掀起了壮语音乐演唱高潮。

 

乡土文化进城,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不仅派出行家对进城的乡土文艺团体进行指导、培训,还提供了演出场地、乐器和演出机会,确保乡土文化在城里能落地生根。这两年,市里组织的元霄节大型民俗文化游艺展演,演的都是各县(区)的乡土特色文化节目,受到中外媒体竞相报道。

新闻推荐

义务打扫村道多年 88岁老人被誉为“美丽阿婆” 本报记者 吴东萍 通讯员 余 执 黄刚强 韦吉勇 文/图

邓阿婆在村头除杂草

 

今年5月,平果县四塘镇印山村那床屯88岁的邓明英老人被评为“美丽平果·清洁乡村”活动模范人物。由此,邓阿婆多年来默默坚持义务打扫村道的故事被人们...

平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