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地摊经济”泛人间烟火气 解决部分人就业问题,增加市民饮食购物空间 □本报记者 陆照德文/图
城乡路原康乐酒家门前夜宵摊集中区域。
近来,“地摊经济”在全国爆火,百色也在6月15日发布《百色市城市管理监督局关于落实“六保”任务有序开放“地摊经济”的通告》《百色市城区(市级辖区)地摊经济开放区域安置表》,市中心城区放出了近600个地摊摊位。目前这些摊位经营情况如何,“地摊经济”发展情况怎么样?记者对此进行走访了解,发现百色“地摊经济”正在有序复苏,切实解决了一些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也让市民消费购物渠道增多。
百色城街头的地摊烟火色
7月20日下午4时许,城北二路长安小区路段,德保劳氏兄弟正摆摊卖贵州土鸡蛋,摊面上只有鸡蛋、鸭蛋、蒜头3样,鸡蛋30个一板卖18元,鸭蛋称斤13元一公斤,蒜头8元一公斤。
“每斤挣几毛钱,运输人工成本都不能算的。”劳家大哥说,他去年在广告公司工作,今年工作没了;劳家小弟原来在建筑工地做工,也没了工作,生活难以为继,只能摆地摊。城管立牌允许摆摊后,他们每天摆摊,每人日均几十元收益,维持生活。
“老板,吃夜宵吗?想吃什么?找个座位坐。”每当夜幕降临,霞姐就在她的店前路边招揽客人。霞姐经营的大排档位于城乡路,这是一个夜宵集中区域,很热闹。霞姐店里10个员工,年租金29万元,她每天忙到深夜,一年到头利润也就一个中层上班族的年收入水平。“今年受疫情影响,生意差一点,工作日就平本经营,挣的是周末钱。”霞姐说,6月15日城管立牌允许摆地摊后,她的大排档跟左邻右舍一样,能多摆一排桌子。
同样经营夜宵摊,在鑫辉海鲜市场南面临街铺面,田林浪平的袁先生跟妻子经营“田林兄弟大排档”,说是大排档,其实店面只能摆出8张桌子,比霞姐摊面小多了。他们本在乐业多年,今年5月才盘下这家店,“刚起步,目前仅够房租和维持生活。”
在袁先生店铺对面,是移动流动夜宵摊,卖着各种现炒(煮)现卖的熟食,摊点的小灯与头顶上的路灯交相辉映,显得生机勃勃、热气腾腾,这是百色的人间烟火色。
市民:“地摊经济”让生活更多样化
7月21日上午,在爱新街文体巷,街道两旁地摊上摆着各种百色城郊农民种的瓜果蔬菜,已经退休的市民黄先生与妻子每天常去那里逛逛,买些新鲜的水果、蔬菜。黄先生说,年初疫情防控,文体巷不给摆摊,东风菜市里菜品也少,好在现在都恢复了,文体巷地摊上的蔬菜,多数是郊外农民种的,当天采摘来卖,比较新鲜,最近季节性菜品多,量大,价格也下降了些。
记者观察发现,清晨赶菜市、逛地摊买菜的多是老人,他们习惯走走看看问问,买菜是生活需要,也是打发时光的一种乐趣。“地摊经济”增加的临时安置点,让他们日常买菜有了更多选择。
记者走访爱新街文体巷、人民菜市场旁民生街、城西欧景花园对面、经二路乾亨屯路口等“地摊经济”繁华区域,随访随聊发现:“地摊经济”解决了不少暂时失业人员的养家糊口问题,有的则从摆地摊中找到了生活新方向。市民对不影响交通通行的摆地摊行为,认可度颇高,对那种阻碍道路通行,或者收摊后垃圾遍地的行为,要求城管加强管理。
市城管支队:“四定”引导好“地摊经济”
百色市中心城区地摊临时安置点有近600个摊位,市城管支队要求新增临时摊点不能占用人行道(实际人行道较宽阔的可部分放开)、盲道、机动车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权益,不影响交通秩序,确保在安全和环境卫生整洁等前提下进行。本来公告要求市民先登记后摆摊,实践中,城管部门因时制宜,上街引导摆摊市民并作现场登记。“主动来登记的只有七八个人,其他都是我们在路上巡逻发现的流动摊点,引导他到我们指定的安置点经营后,我们再上门统一登记的。”市城管支队支队长张新说,“目前百色市的地摊经济还处于一个规范引导的阶段。”
对安置点的管理,城管制作安装临时安置指示牌,明确了摆摊种类、时间、地点、管理要求;对安置区域进行划线,所有入驻摆摊经营者必须在线内经营;针对较大的安置点,落实“四定”管理原则,即定人、定点、定时、定责,每天8点至22点有专人维护监管,对于摊位较少,零星的安置点主要采取车辆巡查及经营者相互监督的模式管理。
严格落实退出机制,对不服从管理经营者教育3次后仍不改正的取消安置资格。
新闻推荐
本报百色讯近日,市医院关节外科完成一例机器人辅助联合3D指导下行骨盆三联截骨、髋臼重建、取骨植骨、双板及空心螺钉...
百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百色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