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应开设劳动课 □岑笃良(右江区)

右江日报 2019-07-25 08:58 大字

在我的印象里,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读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每周都有两节劳动课。但是,我于1981年开始任公办教师,小学8年,初中30年,去年正式退休,在这38年里,走了好多所学校,却没有见哪所学校开设有劳动课。各学校重视文化课,校长和教师们都想在初考和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可以理解,但也不能因此就忽视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取消劳动课。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今年6月23日,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强调要坚持“五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可见,重视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也是国策之一,忽视不得。

学校开设劳动课,有诸多好处:首先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学生通过劳动,知道人类吃穿用这些物质,都是人们通过劳动取得的,劳动创造了世界,人类美好的生活梦想是通过劳动才能实现的。现如今,从学校到家长,对学生对孩子的劳动教育都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和小孩厌恶劳动,鄙视劳动。据了解,有一个读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平时衣服是父母帮洗的。我问她的母亲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洗衣服呢?她的母亲回答说:“我们也叫她洗,但她不洗,如果你不帮她洗,她就丢一堆脏衣服在宿舍里。”从这一现象不难看出,不重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就会导致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其次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学生通过参加劳动,体验劳动的艰辛,增强了体力,增长了劳动技能,以后走上社会,碰到困难就不会一筹莫展。

三是可以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品质。学生通过参加劳动,知道吃的穿的都来之不易。如通过参加种田等一系列劳动,他们就知道吃的饭要经过播种、耙田、插秧、耕耘、收割、翻晒、脱皮、火煮等多种劳作工序,他们就知道碗里的饭“粒粒皆辛苦”,他们才会珍惜粮食,也因此而懂得爱惜财物,节约财物。

劳动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参加学校建设,即护理花草、清理水沟、修理课桌、维修道路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设学农学工基地,作为学生的劳动场地。

参加社会建设。学校可以带学生走出去,参加各地的经济建设。也可以到敬老院去帮助老年人种菜、打扫庭院和宿舍等,劳动课和思想品德课一举两得。还可以跟各社区互动,帮助社区搞一些公益性的劳动等。

做家务。平时家长要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洗衣服、扫地、煮饭、喂猪、种菜等。

总之,学校应开设劳动课,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均表现优异的人才。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新闻推荐

印象·浪平 □百色第六中学2016(06)班 杨文周

有一个地方,那是梦开始的方向,人们在那里无忧无虑,尽情斟饮自然的仙露琼浆;有一个地方,那矗立着一座座大山,万紫千红,尽显山...

百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百色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