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个试点设在百色 百色试点为现代高考建立了模式 《右江日报》《百色早报》记录高考变革
编者按
1977年冬天,在邓小平的亲自过问和布置下,关闭11年之久的高考大门终于重新打开。从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学校医院……考生如潮水般涌来,许多人的命运因那场高考改变。
百色是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的地方,巧合的是,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个试点就设在百色。百色的试点,为全区、全国随后的统一高考提供了经验,为现代高考建立了模式。
如今,距离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已经40年。
40年来,一批又一批的高中生通过高考制度,进入高等学府就读。备考、试题、志愿、高校,这是他们青春年华中不会忘记的一部分。
40年来,高考招生制度历经改革。从全国统一命题到自行命题、高校扩招、考试形式多样化、录取方式改变、网络替代人工……这是社会进步发展对教育方式和目的提出的一个个新要求。
今天,2017年高考开考,本报特此推出“恢复高考40年”特别报道,为您讲述1977年来发生在百色的“高考故事”及40年来的高考变迁。
【回顾】 百色是恢复高考的第一个试点
1977年,在邓小平的决定下,因为“文化大革命”而被取消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高考大门再次向广大学子敞开,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但许多百色人并不知道,这件意义深远的大事,也给百色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恢复高考的第一个试点就设立在当时的广西百色县。
百色为什么会成为当年恢复高考的第一个试点?记者从收集的历年资料和报道中找到了一些解释。40年前,邓小平果断决定恢复高考制度,把试点定在百色,这其中包括了很多因素和巧合。在《羊城晚报》2007年6月16日刊发的《恢复高考30年:百色试点揭秘》报道中,当年的招生办主任刘永强告知,百色是邓小平同志发动百色起义的地方,这既可能是历史的巧合,也可能是百色更具备代表性。“当时从全国来讲,广西的形势比较稳定,百色又是‘小三线\’,有大型企业,又是少数民族地区,有山地和平原。”刘永强说。
1977年百色试点的考试从10月26日进行到12月上旬,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期间里,到底做了些什么工作?据《恢复高考30年:百色试点揭秘》中刘永强所述,当时主要是在百色试点探索恢复高考的全套操作过程,看恢复高考是否可行。他们从宣传发动、组织报名、复习备考,到组织命题、考试评卷、政审体检、录取新生、发通知书……各个环节全部做了一遍,写了15期简报。
百色作为当年恢复高考的第一个试点,对于恢复高考具有重要意义。《南国早报》2007年6月17日《解密:恢复高考,是从广西开始的》一文中也提到:“百色试点为现代高考建立模式,恢复高考就是从广西开始的。”此后,教育部以百色试点对全国的招生考试工作进行指导。百色试点的设立,为之后的全区、全国统一高考提供了宝贵经验。
【变迁】 《右江日报》《百色早报》记录高考变革
40年来,高考经历了哪些变革?各个年代的高考有什么特点?社会、家长、学生对高考的看法及态度又有哪些变化?翻开发黄却仍带墨香的《右江日报》《百色早报》,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丝丝痕迹——
1984年
1981年1月1日,《右江日报》复刊,但在当时报纸上,高考内容却零星无几,翻阅整个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记录,记者发现八十年代《右江日报》对于高考的最早记载是在1984年。
1984年高考第二天,高考消息见报。篇幅并不长,内容以当年的高考作文为主。但还是从中了解到了当年的一些情况。1984年7月7日,百色城内有794位考生参加了高考,虽然天气炎热,但考生们精神状态饱满。当年的作文是让考生自己命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1988年
1988年是《右江日报》复刊以来第一次在高考当天刊登相关报道,转载的是新华社消息。从消息上看,当年全国报名应考的考生共有271.6万人,其中179.6万人选择了理工农医(含体育)类,92万人选择了文史(含外语、艺术)类。而高中毕业生有172.6万人,占了考生总数的63.5%。
1990年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高考报道,相对于八十年代而言更为丰富,开始有了除考试消息以外的其他报道。1990年7月7日的《右江日报》中,就刊发了两条有关于高考的报道,其中一条为高校招生体检工作相关消息,另一条为针对招生工作的相关评论文章。当中提到:当年的7月1日到13日,百色地区有近8万人分别参加全国全区、全地区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专、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初中招生的升学统一考试。这也侧面反映了在新闻报道中对于招生工作愈发重视。
1994年
1994年高考,百色地区应试的考生人数达到5488人。相较于1984年的794人,百色高考考生从三位数增加到了四位数。但当年的考生总数比前一年少了110人,高考竞争激烈程度也比往年小。
2003年
当年正值全国爆发非典疫情,6月7日,全国高考拉开帷幕,全市设15个考点,共11388名考生正常参加高考,相较于以往,考生人数是历年最多的一次。此外,2003年也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第一次将全国高考考试时间7月7、8日改为6月7、8日,由此沿用至今。
因是非典时期,当年考试前考生和监考员都要进行体温测量才能进入考场,考生除持有准考证外,还要在身上明显地方贴上体温测量合格的标志。
2004年
广西高考首次实行“3+X”的重大改革。全区采用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的方式,使得考生和家长心中有数,可以按分填报自己理想的学校。
2006年
为了方便考生高考,百色市公共汽车公司组织了60多辆出租车组成“爱心送考”车队,为城区内各考点考生提供免费接送服务,受到家长和师生的好评。随后几年,贴有“爱心送考”和系有“黄丝带”的车辆可以免费送考生到考场,为考生传递来自社会暖暖的爱。
2007年
为纪念高考恢复30周年,《右江日报》推出了“高考之昨日、今日、明日”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选取了不同年代经历高考的其人其事。系列一专访了四位经历过1977年高考的市民,请他们讲述自己与高考的故事。系列二采访了西林农民备战高考的故事。系列三则讲述了七位通过高考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于他们而言高考不仅是一个回忆,也是改变他们人生命运的基石。
2010年
《百色早报》第一次报道百色市高考,抓住了当年高考陪考遭冷遇的现象。随着考生升学压力和学校管理的严格化,陪考家长渐渐减少,以“偷陪考”“一拖三”的形式为主。有家长在孩子进考场后悄悄来到考点外等待,于是便有了“偷陪考”的现象。另一种则是针对家在县城的考生家长,只要有相识的人到市里陪孩子考试,他们便会拜托对方也关注自己的孩子。(下转第3版)
新闻推荐
本报右江区讯连日来,右江区妇幼保健院分别派员深入结对社区的爱新小学和挂点帮扶村的巴平小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健康行”免费体检活动。右江区妇幼保健院抽调了儿科、内科、眼科、口腔科等科室骨...
百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百色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