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乜兰”们的中国梦□本报记者 韦兴尧 李海雁 文/图

百色早报 2013-08-09 04:48 大字

“乜兰”学写字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师生专程前来那嫩屯采风 (由“乜兰”文艺队提供)  

有梦想才会有未来。“乜兰”这支90%队员是文盲留守妇女的文艺队,从成立之初到盛名在外,她们用淳朴的原生态山歌实现了农村妇女“登台表演”的梦想。从乡舞台到市舞台,再到省舞台,“乜兰”们用淳美歌声和曼妙舞姿捧回荣誉无数。但“乜兰”们也有着自己更远的梦想,她们七嘴八舌,娓娓道来……

梦想一:

希望能多学文化

有着“山歌王”称号的龙爱荣是老一辈山歌手,从小浸泡在山歌的世界里使得她开口成歌。随着“乜兰”文艺队的一步步走红,让从未走出大山的她有机会登上“冒烟的舞台”、住宾馆、坐汽车……然而至今,她还写不好自己的名字。

在“乜兰”文艺队里,除了罗燕和龙莉莉,大家都是如此。没有文化,她们在现代化的生活面前,显得手足无措。“每次出去演出住宾馆要登记的时候都是我帮她们填写的。”初中毕业却是文艺队里文化最高的罗燕说。每次外出演出、住宿,领伙食补助的时候都是罗燕最忙的时候,她一个又一个地帮大家登记、签名。作为村团支书,有一次罗燕在屯里收“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时候,有几个“乜兰”汗流浃背地跑来,怀里都揣着几个颜色各异的本本,存折、户口簿、结婚证……认不得字的她们干脆把全部的本本都拿出来,“要哪一本,你自己挑吧”。滑稽的情景,让罗燕哭笑不得。

没有文化,让“乜兰”们生活得很是苦恼,对有文化的人很是羡慕。当记者问她们今后有什么愿望时,她们说,最想的是学会认字,写好自己的名字。

梦想二:

建一个文化旅游名村

那嫩屯依山而建,是一个典型的“山坡上的村子”。高低起伏的群山将整个屯子拥在怀中,山也碧绿,水也清澈……随着“乜兰”文艺队知名度的扩大,那嫩屯淳朴的民风和日渐浓厚的文化氛围让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欣赏美丽的乡村风景,聆听原生态的山歌,体验淳朴的农家生活……

2013年4月,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师生50人专程前来采风,村民们的热情好客和“乜兰”们原生态的歌舞表演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是没有来那嫩,没有感受这里的文化,这次的广西采风就是失败的。”返程之际,带队教师作出了如此评价。2013年5月,(第16届)亚运会副总导演李紫君及其创作、编导团队一行12人也慕名而来,“现在民间能保持如此原生态的氛围和气息已经很少了。”他也对“乜兰”们精彩的壮族山歌表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越来越多游客的到来,让村民们感到高兴之余的是“难言的尴尬”:全屯没有一条硬化的道路,遇到下雨天道路往往泥泞不堪,行走不便。从山上引泉水的水管交错纵横,织成一张凌乱的网,既给村民生活带来不便,也让整个屯子的美观大打折扣。全屯上下没有一座垃圾池,生活垃圾一直没能及时处理……

村民们也曾努力去改变这些现状,但由于经济能力的限制一直没能成功。让村子环境更清洁,把村子建设成百色的文明村和文化旅游名村,是村民们心中不灭的梦想。

梦想三:

修一条进村的水泥路

那嫩屯距离公路不过两公里左右,但因为村公路不是硬化的公路,道路坑坑洼洼,村民出行十分艰难。而村民进出、甘蔗外运、接送儿童上学,都必须经过这条道路。这条长仅2公里的泥巴路,成了那嫩屯村民的一块心病——担心村民骑摩托车进出会出事故。

在那嫩屯,甘蔗是全屯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为了改变屯子落后的面貌,十亩、几十亩、一百多亩,勤奋的村民在山坡上种满了甘蔗。每年的年初和年末都是村民们最忙的时候,忙着种,也忙着收。“遇到天气好还好,要是遇上大雨,我们的甘蔗运不出去,一年的努力就白费了。”屯组长罗绍权无奈地说。这里的甘蔗地大多都是在半山坡,砍甘蔗的时候车子进不去,人们只能马驮、肩扛,一捆甘蔗从地里往往需要经历多个中转,无数个上坡下坡才能搬到车上。遇上下雨天,松散、滑溜的路面人行尚且难,载重几十吨的车子更不用说了。“雨不停,甘蔗运不出去,大家就没有钱过年了。”罗绍权说,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目前仍没有改变。

在那嫩屯,对大部分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第一课不是写字、唱歌,而是“住校”。那嫩屯没有学校,屯子里的学生需要步行到达江乡的达江小学念书。从那嫩到达江小学,要经过那坑洼的山路,孩子们上学抄小路最快也要40分钟。由于路途遥远,为了安全,很多学生从小就寄宿在学校。年纪太小不能自理的孩子则需要家长接送,每天往返几公里的山路。这里的路也是盘旋在山腰的,往下是看不到底的峡谷,稍不留神车子就很容易滑落悬崖。遇上雨天车子出不去,家长们就只能挽起裤腿绕着这条路去接送小孩。“很多孩子上完小学都不愿意再读了。”上学条件的艰苦让很多学生和家长不堪忍受,不少学生小小年纪就辍学回家。

“我们热爱表演,但我们并不想去追求什么名利,我们最希望的是有一条好一点的进村道路,这是我们的最大梦想!”谈及文艺队将来的发展,创始人龙莉莉如是说。

编后语:本报对“乜兰”文艺队的系列报道,到今天止已经发完了稿件。“追求最打动人的新闻”,是我们媒体人的责任,但编发“乜兰”的这组稿件,最打动我们的不是新闻本身,而是“乜兰”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她们在社会转型时期给我们传递了正能量。她们用行动树立了新时期农村妇女的自尊、自爱和自强典范,为新时期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样本,用自己的歌声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内涵,促进了乡村的和谐社会建设。她们无疑是好样的!

新闻推荐

“赶路”三轮车撞上“转身”出租车 事发中山一路,一人受伤□本报记者 李海雁 文/图

事故现场  8月14日,在市区中山一路百色市邮政局前,发生一起三轮车与出租车碰撞的交通事故,事故造成三轮车女司机受伤。14日13时50分许,记者在事故现场看到,一辆三轮车与一辆蓝...

百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百色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