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难忘“腊面”声 □张国荣 (百色)

百色早报 2012-07-13 06:11 大字

 

近日,观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那因岁月的氤氲而变得遥远朦胧、但又难以忘却的家乡昔日香味扑鼻、热气腾腾的“土面”(一种用土方法制作的面条)来。继而,那清脆悦耳而又极富节奏的“咚嗒咚嗒”“腊面”(壮语“筛面粉”的意思)声,便又清晰地萦绕在我的耳际。

在记忆的影集里,小时候(20世纪50年代末)我的家乡——那个四面环山、与外界几乎隔绝的小小村落,每年夏麦收割时节的黄昏,当屯头那座亭亭玉立的独秀峰顶渐渐收敛起那绚丽多彩的晚霞时,屯中干栏的底层里总不时地响起一阵阵“咚嗒咚嗒”的“腊面”声,那悠扬齐整的节拍,和着拉磨矮马的“得得”蹄声,由屯头掠过屯尾,再由屯尾撒向四方,久久迥响,绵延不绝——这是屯中大人正利用工余偷偷地赶制“土面”,以便第二天悄悄带到圩上卖,以此换点油盐钱。因为当时是不允许老百姓做副业、搞私捞的。为此,大人们只得见缝插针、利用晚间空余时光偷偷自制“土面”。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孩童,一放晚学,就喜欢成群结队地这家跑跑、那家瞄瞄,去看大人“腊面”的热闹场景。每每此时,那些赶着“腊面”的大人亦趁机用各种办法“逮住”那些年纪稍长的小孩,千方百计哄他们卷起满是泥巴的裤脚,去踩踏那个“咚嗒”作响的“腊面”机,并意味深长地对他们说:“好好踩踏吧,我们屯这项绝活就靠你们去传承了!”

是的,靠自身睿智和灵巧的双手,利用简单的设备和资源,制出香喷喷、软绵绵的“土面”,是我们屯一项秘不外传的手工绝活,相传这是张姓远祖从遥远的广东带过来的。张、黄二姓先人在无机制面的漫长岁月里,靠这门家传手艺绝活,渐渐改变了自身的生存境遇。其精湛的制面手艺,赢得了七里八村壮族山民的高度赞誉,从而站定了自己的脚跟。直至20世纪70年代,这门手工绝活在我们那整整传了十代人……

凭儿时的记忆,至今我尚依稀记得父辈自制“土面”的几道主要工序。首先是磨筛。先是收新麦后注意选择那些颗粒饱满的优质麦簸净晒干,然后装磨筛粉。为确保面粉质量,麦子要来回经磨三遍以上。为此,当时屯中每家的养畜层都置有一墩大石磨,一台自制的脚力筛面机,一匹强壮矮马(或骡)。其次是切条。即将筛好的面粉过秤,再以10∶1(10斤面粉配一两食盐)的比例,将食盐倒入备好的清水中搅匀,后将之与已倒在一张硕大案板上的面粉和在一起,然后不停挥动双掌(一般由两个强有力的汉子)在案板上不停地揉搓、击打,直至将其揉搓得融巴巴为止。稍后又将和好的面团整成球状并盖上青芭蕉叶。这样过20分钟,方用圆棒将球形面团慢慢铺展开来,使之成簸箕状。再用利刀由外向内切圈圈,将簸箕形面团切成手臂大小之条状。然后以10∶4(10斤面粉配4两茶油)的比例,将茶油倒入一巨碗中,再小心翼翼地用蘸满油的双手去轻揉切成条状面团,将之盘绕在一个大水缸里,上面再盖上青芭蕉叶。这是一道十分讲究技术的细活。第三是缠竿。约一个钟头后,把已打上油的条状面团从水缸中拿出来,轻揉拉细(细如小指状),并将其两头缠绕在已团定好的一副小竹竿上,缠满一副后再缠另一副,直至条状面团缠完为止,然后将缠满面条的小竹竿(即长约1.5米,大如拇指般干小竹竿)放入备好的井中(事先要挖一口宽约1.4米、长约3米、深约2米的井),最后在井口处盖上青芭蕉叶。第四是拉细。半个钟头后,将井中的小竹竿(以一副为单位)拿出来,把一根两头固定在房壁上,一根的两头则双手拿住,并小心地举过头顶,然后慢慢向后拉开,直至将面拉得细长、均匀为止。最后是火烤。即将拉细拉匀的面丝,集中在一个开阔而高平的地方,然后用上等的炭火或干柴烧烤之,约一个钟头开外,香喷喷的“土面”便出炉了。制“土面”的第二天晚上,全屯家家户户都会陶醉在尽享自家手艺的欢乐之中。倘在烹饪时,再拌上一两根南瓜苗,味道更是妙不可言,因为这是后来机制面所没有的。

20世纪80年代,随着机制面的大量普及,家乡的“土面”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不要说石磨、脚力筛面机踪迹难觅,就连壮家人世代居住的干栏建筑也已承载着它的历史使命隐向深处。故乡那片土地上的风土绝活,和维系在这风土绝活中生活的一点一滴,让人难以忘怀……

新闻推荐

电梯故障6人被困消防官兵成功救援

本报百色讯

 

 

7月17日凌晨,右江区上空电闪雷鸣,暴雨突降,凌晨1时30分,右江消防大队河南中队接到指挥中心的命令:市区恒基广场电梯突发故障,6人被困,其中有群众出现体力不支...

百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百色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