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盲人琴师 □林光贵

百色早报 2012-06-08 06:24 大字

 

民间盲人琴师——张师傅,因人们只知其姓张,所以大家都热情地尊称他为张师傅。

张师傅离开百色已60多年了,他的扬琴、凡铃(小提琴)、二胡演奏技艺极其精湛,名扬西南山城,给鹅城许多“老百色”

 

留下了韵味无穷的回忆。

听说张师傅老家在梧州市,家境贫困,12岁时因患病至双目失明。可张师傅不甘寂寞,有远大抱负。当时很多梧州人很喜爱玩扬琴、小提琴、二胡,常以这三种琴演奏粤曲和广东音乐,他觉得这些乐器的琴音悠扬动听。每当知道哪里有演奏,他都会去静心倾听,因此萌发了学琴的念头,于是到处拜师学琴。到了20多岁,张师傅的琴艺已非常熟练,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势头。街道一些乐器演奏爱好者常常邀请他去合奏。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是一位粤剧迷,她被张师傅那富有韵味的琴声所倾倒,不嫌其双目失明,愿与张师傅结为伉俪。父母看到张师傅有这手好琴艺,考虑到他的前途,东借西凑,筹措几十块银元,买了扬琴、小提琴、二胡各一把,这为他日后创业打下基础。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逃避战乱,张师傅带上扬琴、二胡、小提琴,偕同夫人到百色谋生,落脚在鹅城接龙街,租住一间竹木结构的小平房。正和笔者的房相对。站稳脚跟后,每当华灯初上,夫人一手提扬琴,另一手挽着张师傅,到青楼妓院以卖唱为生,夫奏妇唱。由于夫妇俩的演奏、演唱水平和专业剧团演唱无差异,且当时文化娱乐活动极其贫乏,人们又喜欢听粤曲,当时一块法光(银元)演奏4首粤曲,每晚能有3至4块银元的收入。

张师傅夫妇俩除卖唱外,不少妓女还请张师傅教她们扬琴。妓女坐扬琴正面,张师傅坐扬琴反面,面对着妓女施教,以7天为一期,每期5个法光(银元)。张师傅卖唱和教人打扬琴,平均每月总收入不少于100个法光,这在当时,可以说是比较高的收入了。由于张师傅无儿无女,积蓄颇丰。

张师傅是一位善良和蔼的人,他乐善好施,和街坊邻里关系也极为融洽,和大家和睦相处。他很同情贫苦人家。接龙街的居民大多是穷人,要是张师傅听到哪家无米下锅,哪家小孩无钱上学,或哪家有人生疮害病无钱医治,他都乐于慷慨解囊,以帮人家解燃眉之急,渡过难关。说实话,我家也曾受益。

张师傅不仅与贫苦大众有深厚的情缘,而且还热心于公益事业。20世纪40年代初期,张师傅夫妇积极参加抗日救国义演募捐,义演活动设在大街与中山街交接处的街口,他俩演奏粤曲,被听众围个水泄不通。他的乐器演奏,是根据每首乐曲所表达的不同感情特点,常常变换乐器,时而扬琴,时而小提琴或二胡,大有余音绕梁的效果。许多听众纷纷向募捐箱投入“国币”

 

和“关金卷”(当时的货币)。所得捐款,他都全部送到“抗日救国募捐处”

 

集中上缴买飞机、大炮打击日本侵略者。

值得一提的是,张师傅卖艺不忘本街民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他自己定一条不成文的规约,每周休息一天,停止对外有偿演奏,利用傍晚为街坊邻居义务演奏粤曲。那一缕琴声,如丝似缕,飘飘渺渺,回荡在宁静的小巷夜空,显得特别动听,特别有韵味。邻近的东宁街、北胜街(今百胜街)、中山街等许多居民都前往接龙街一饱耳福,给鹅城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据说梧州某粤剧团闻知扬琴大师张师傅仍滞留鹅城,便派专人来百色恳求张师傅返梧州加入剧团乐队,盛情难却,张师傅于1949年初,离开鹅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土。张师傅临走时,接龙街许多居民依依不舍地送张师傅及其夫人到二码头上轮船。直至轮船缓缓离开码头,送行的居民才回家。

很难想到,一个普普通通的民间艺人,会是一个让当时鹅城百姓都尊敬爱戴的大琴师。

新闻推荐

那杯菊花茶 □百色市文明小学五年级(2)班 陆虹霖

一天早晨,我起床洗脸刷牙,吃了早餐后,对妈妈说:“妈妈,我上学去了。”“好,去吧。路上小心点儿。”妈妈若无其事地回答。我背上书包,出门前拿着放在桌上的菊花茶喝了起来,...

百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百色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