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 民歌不断

广西日报 2019-03-08 08:30 大字

黄春艳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秦雯

“工作室成立后,将更好地搜集整理传承广西山歌、民族乐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邀请区内外专家一起创作创新,推动广西民歌走向国际舞台,打造更多唱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作品”。初春午后,迎着微暖的日光,谈起筹备中的个人工作室,黄春艳兴奋而坚定。从那坡山村爱唱歌的壮族小姑娘成长为声动舞台的“壮乡百灵”,数十年光阴里,她始终与歌为伴,民歌是她流淌在骨血里的记忆,更是她挚爱的事业和执著的方向。

黄春艳出生在那坡县百大村,那是一个被歌声滋养的壮族村寨,祖祖辈辈的山民以歌代言,用歌传情。童年的山歌滋养黄春艳成长,歌喉出众的她成了当地有名的小歌星。1987年,她进入广西少数民族歌手培训班学习;1988年,18岁的黄春艳初登全国舞台,一举夺得全国农村歌手大赛金奖;1997年,她获得全国青年少数民族歌手孔雀杯声乐大赛金奖;2004年她被张艺谋选中,主唱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插曲,用壮语演绎那个动人的故事……

在歌唱艺术上不断跋涉,黄春艳以独具魅力的姿态出现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民歌大会等各大舞台上。她唱《壮乡美》,在小鸟轻啾和小河轻淌中满含对家乡的热爱;她唱《木棉花开红绯绯》,高亢的过山腔旋律传递春暖花开的喜悦……她的歌声朴实自然,清亮悦耳,将自己对民歌与家乡的爱深入内心、融于生命,唱出穿透人心的力度。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有一个人的声音可以唱出广西的味道,这个人就是黄春艳。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说:“黄春艳的嗓子很好,具有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潜质。”台湾歌唱家高子洋看了她的演出后赞道:“从歌声中我深知你对民歌艺术的追求和挚爱!”

在各大赛事和舞台崭露头角后,不少知名歌舞团对黄春艳抛出了橄榄枝,但她始终眷恋着这片生长着山歌的土地,不愿远离:“歌在哪儿都可以唱,这里才是我生命和灵感的源头。”一份静气,一份坚守,一份爱,让她拒绝了很多来自外界的诱惑。也许在世人眼中黄春艳没能“大红”是一种遗憾,但喜欢简单生活的她从未后悔,因为追梦路上她收获了更多让内心变得强大的东西,比如信仰,比如热爱,比如坚持。

作为壮歌文化的代表性人物,黄春艳把山歌唱出了广西,传到了五湖四海。无论是灿烂绚丽的中外舞台,还是简朴的工厂、农村场地,她所到之处不仅留下了优美的歌声,也留下了歌唱人民的真情。作为广西歌舞剧院的“台柱”,虽然演出任务繁忙,但她每次都精益求精,从不因主办规格、场地条件有所挑剔或草率敷衍,坚持“每一首歌都要唱出彩”。高超的演唱技巧让她在民族声乐和原生态山歌的演唱中游刃有余。“我的血脉里流淌着壮族山歌的元素,我的精神之根深深扎进民族的土壤,是祖国和人民供给我源源不断的养分”。她始终守着自己热爱艺术、热爱生命的初心,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

广西民歌历史悠久,不仅留下了遍布各地的歌谣习俗,还有那传扬不息的动人歌声。传统民歌有情感的喜怒哀乐,有生活的酸甜苦辣,一句句歌词、一段段旋律,构筑成我们的文化基因。黄春艳一直有个心愿:收集整理本土民歌、山歌,探索有关民族声乐与原生态民歌、山歌相结合的演唱、教学方法和理论,为广西民歌传承保护尽一份力:“在继承与发扬中更好地传承和光大民族音乐,尤其是少数民族声乐,是我一生努力追寻的事业。”在她看来,只要生活鲜活灵动,歌唱就有属于自己的灵魂。多年来,她踏歌而行千万里,收集山歌原曲2000多首,并整理创编了100多首搬上舞台。今年1月,黄春艳敬爱的老师、著名壮族音乐家范西姆与世长辞,她接过了恩师手中的接力棒:“我会带着使命感完成您的心愿,让广西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下去,传播下去!”

近年来,广西少数民族的一些歌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扶持与资助。“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兴起,政府鼓励、支持传统歌圩活动,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进一步扩大了民族歌谣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现在流行的手段演绎民族传统音乐,唱出心中的理想与信念。“广西民歌闪耀新的火花让人欣慰”,黄春艳不遗余力地为这些年轻人鼓劲。近些年,她走遍广西寻找“好声音”加以培养,对喜爱民歌的后辈倾囊相授……这只“百灵鸟”不仅要自己唱,还要培养更多的“百灵鸟”,歌唱百花盛放的祖国春天。正如她在歌里唱的:“青山不老歌不断,尼的呀,新歌唱来颂太阳!”

新闻推荐

出知府三年 爱镇安一生□陆克剑

明洪武二年(1369年),广西镇安府首任土知府岑天保因“旧治僻远”,将位于今那坡县感驮岩府衙迁至今德保县城关镇,清朝康、雍...

那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那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