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的健康是我最大的幸福” ——记那坡县坡荷乡小果腊村村医刘章 □黄日昌
父母为邻里乡亲治病救人的动人场景,他从小就耳濡目染;病人康复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画面,从小就烙印在他心里,今生的志向是当好一名普通的村医。他,就是那坡县坡荷乡小果腊村的村医刘章。
小果腊村地处石山区,远离县城,缺医少药。刘章的父亲过去就是这个小山村的赤脚医生。1997年,24岁的刘章从平果卫校毕业后,在父亲的支持下,他毅然选择回到村里与父亲一同行医至今,为本村、邻村村民患者送医送药,一干就是20多年。
近年来,农村医疗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小果腊村地理环境特殊,住户分散,加上村里留守人员居多,群众看病仍然不方便,为了照顾群众看病,这对村医“父子兵”就坚守在村里的小诊所。肩担责任,所以刘章的电话一年四季从不关机,只要乡亲们需要看病,他都是随叫随到。
刘章对笔者说:“对我来说,每一个患者的电话都是急诊的命令。不管是白天还是三更半夜,只要电话一响,我背起药箱马上就出发,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20多年的行医生涯,刘章经历过太多的艰难之旅。去年的一个冬日,半夜3点,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了他,本村竹山屯的郭堂权说他孙子肚子疼得厉害,一夜睡不了,要求出诊。当时天正下着毛毛细雨,寒风凛冽,孩子劝刘章说:“爸,别去了吧,外面太冷了,路又滑,明早再去吧。”刘章预料到情况紧急,对孩子说:“不行,去慢了病人病情会加重,不好处理,病人也更加难受的。”于是背起急救药包,徒步走在通往竹山屯的崎岖山路上。一路上,他连滚带爬,步履维艰,白天只用20多分钟就到,可是这次却花了50多分钟才到病人家。只见病孩面色痛苦,捂着腹部。经确诊,是小儿消化不良引起腹胀痛,只开了3角钱的药,就解决了。后续观察小孩症状好转后,他赶回到家时,已是凌晨5点多了。
一次晚饭后,旦鲁屯的钟永怀找到刘章说,其妻子原来的支气管炎又犯了,要求出诊。刘章二话没说,背起药箱又出诊了。由于钟永怀家经济困难,药费欠了近1000多元,但刘章每次都先给其妻子治病。
由于村里老龄化的病人越来越多,考验也越来越大,在刘章看来,从医20多年,每一天都很特殊,可每一天也很平常。“每次出诊都挺有乐趣的,中午到谁家,就在谁家吃饭;晚上到了哪个村回不来了,就住在哪个村。”刘章乐观地说。
刘章常年奔走在村里村外,每年有300多天都是在群众家中度过的。在曲折的山路上,他一年要走2000里路。谁家经济困难,他就先开药医治,什么时候有钱再补交医药费。虽然工作很辛苦,收入也不高,但他心甘情愿。他说:“看到村民健康地生活劳作,治疗后的老人得到康复,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一年比一年好转,我心里特别高兴,乡亲们的健康永远是我最大的幸福。”
小果腊村有贫困户68户215人。自从2015年开展“五个一”行动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活动以来,他管辖的村在健康扶贫工作中基本实现4个100%,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保,100%参加大病保险,家庭签约服务100%覆盖,贫困人口对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基本达到100%。
家庭医生的签约,是国家实行的一个好政策,但是一开始的时候,群众没有意识到这是个好政策,刘章就挨家挨户地走,拿着宣传单,苦口婆心地跟他们耐心地讲解。他与112个重点人群签订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责任是为每个签约病人都建立健康档案,跟踪了解村民的健康状况和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他在完成首诊后,如果觉得有必要,还会帮忙预约上一级医院的门诊,包括推荐医生等,出院回家后仍需治疗的病人以及患慢性疾病需长期治疗的病人,都可以通过家庭医生的上门服务,在家里进行后续的康复和治疗,使贫困户都知道了国家这项优惠政策,普及到户到人,让他们感受到国家政策的好处。
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刘章赢得了民心,也赢得了荣誉,2004年他荣获“那坡县防保先进个人”称号,2011年荣获“坡荷乡2010年度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12月荣获“百色市首批农村实用拔尖人才”称号,2014年荣获“坡荷乡2013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8年荣获“那坡县2016~2017年度最美乡村医生”等称号。
新闻推荐
本报百色讯6月14日至15日,市政协副主席黄宗道到那坡县坡荷乡开展脱贫攻坚专题调研暨“换位沉底”“走改解”活动,挂任...
那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那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