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广西边疆民族博物馆开馆

右江日报 2017-07-11 10:23 大字

本报那坡讯7月10日上午,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广西边疆民族博物馆在那坡县人民公园隆重开馆。

据介绍,广西边疆民族博物馆的前身是原来的那坡县博物馆。那坡县博物馆于1980年组建,1983年元旦首次开馆试展,1984年新馆舍陈列厅落成,正式开馆向社会开放。该馆占地面积2295平方米,建筑面积1483.25平方米,主要文物藏品来源于考古发掘、社会捐赠、部门移交、征集等;藏品类别为石器、陶器、铁器、青铜器、木器、纺织品等。建馆30多年来,该馆共收藏文物2087件(不包含部分感驮岩遗址出土的器物),经专家鉴定,二级文物18件,三级文物180件,其中重要藏品有感驮岩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石锛、双肩石斧、石镞、石环、骨簪、陶纺轮;旧式武器;铜鼓;边疆少数民族壮、高山汉、苗、瑶、彝服饰等。

2015年12月1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社科院等部门领导、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对该馆进行评审,同意将该馆冠名为“广西边疆民族博物馆”。广西边疆民族博物馆在那坡县博物馆的原有基础上按照更高的标准进行全面升级,实现了华丽转身。其主建筑占地面积221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19平方米。新博物馆的陈列以广西边疆少数民族风情和那坡历史文化为主线,采用“专题单元陈列”的结构方式,设置“民族·民风·民情”和“那坡·那年·那事”两个展区。第一展区的“民族·民风·民情”由壮乡风土、瑶山神韵、苗岭民情、彝风异俗、高山汉风、京岛人家6个部分组成,分别向观众展示那坡、靖西、大新、龙州、凭祥、宁明、天等、防城港区、东兴等(县、市、区)广西边疆各民族的历史渊源、特色文化、奇异风情、民风习俗。第二展区“那坡·那年·那事”展陈的内容为那坡县历史文化,通过“感驮秘境”、“镇安印记”、“边城风雷”、“睦边情谊”、“岁月年轮”等板块向观众展示那坡各个年代的历史,以那坡历史沿革、区域范围作为开篇,依次突出展示史前时期、土司统治时期、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等各个阶段的文化。

“广西边疆民族博物馆集边疆民族特色文化、边疆民族多彩韵味和风土人情于一体,主要介绍那坡以及广西沿边民族的历史文化、地理风貌、人文风情、民风民俗等。在大纲思路、整体布局、版面设计和展陈内容等方面,注重利用现代技术多角度展示和塑造民族文化,以实物、图片展览为主,辅以特色民族建筑内的生活场景,还原和陈列了历史事件,通过微缩模型、多媒体动漫等辅助展陈手段,提高展馆的震撼力和视觉效果,增强广大观众的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使观众能够充分了解展览内容,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那坡县文广局局长梁必政介绍道。

据了解,广西边疆民族博物馆作为广西边疆民族一个重要的标志性展示窗口,是百色市目前规格最高、涉及面最广、展示跨度最大的博物馆。

□凌箐璐

新闻推荐

那坡争当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排头兵活动见成效

本报那坡讯今年4月以来,那坡县根据市委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争当全区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排头兵工作。目前,各项工作有效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该县成立了争当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排头兵专...

那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那坡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