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40年前的那场大考 ——1977年高考亲历者聚焦

广西日报 2017-07-05 07:26 大字

本报记者 奚振海 梁 莹

40年前恢复高考的决定,成了许多人的人生转折点。但很多人并不知晓,1977年的这一重大历史转折,跟广西、跟百色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宣布恢复高考到正式考试的不到两个月时间中,国家还在百色进行了高考试点。

可以说,百色试点对制定高考政策,以及向全国各省提供经验,有重要参考作用。为此,记者寻找到几位1977年高考百色试点的亲历者。

一场考试改变了人生

百色市水利局的潘刚卡,当年是在那坡县平孟中学参加的高考。他回忆说,平孟中学就在中越边境上,所以考场周围都有荷枪实弹的民兵把守,气氛格外紧张。考场也没有计时钟,考生自带计时钟表,有的是手表,有的带挂表,还有的甚至带上了家里的座钟。考试用的文具也是五花八门,条件较好的用塑料三角板,有的用木制三角板,有的直接用硬纸板割成三角形状。

1978年春,潘刚卡被百色师范学校(现百色学院)录取,毕业后又回到那坡县工作。当他重回当年高考的平孟中学时,已经是1986年。“这时候我才知道,平孟中学在1979年就因为战争后撤了几十公里,当年的教学楼早已不复存在了。”

这让潘刚卡多少有些遗憾,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平孟中学才迁回平孟街,但也不是原址了。

李海林是在凌云中学参加的高考。当时一个考场有两名监考老师,大约有50个考生,一张桌子坐两个人。校舍是当时最常见的泥砖瓦房。“1997年我们回到县城聚会,当时那几排校舍还在。”李海林回忆说,但之后再回凌云,那些也都推倒了。“现在想来是满满的回忆,不过当时也没有想到去保存什么,就留在心中吧。”他告诉记者。

试点流程成全国经验

如今已88岁高龄的刘永强,当年是广西招生办主任,也是百色试点的广西负责人。据他介绍,1977年10月21日全国宣布恢复高考,但对于怎么组织考试,怎么出题,怎么保密等,大家心里都没有底,所以教育部就安排百色作为全国的试点。至于为什么选在百色,刘永强认为,可能一是与邓小平的百色经历有关,二是百色地区不发达但也不算太落后,更具代表性。

那么百色试点对全国恢复高考都有哪些贡献?刘永强说,主要是探索了恢复高考的全套操作过程,看恢复高考到底行不行,从宣传发动、组织报名、复习备考、组织命题、考试评卷、政审体检、录取新生、发通知书,所有环节全部做了一遍,看看都存在哪些问题,都是怎么解决的。当时教育部往百色派了两个人,总共写了15期简报,向教育部报告试点的情况,教育部就以它作为指导全国高考的依据。

“当年,想尽一切办法帮考生找复习资料。”刘永强说,那个年代资料困乏,新华书店的旧课本卖完了,试点工作人员为了找复习资料,甚至到废品站把那些当废纸卖的课本搜罗回来。

出题难度也是一大问题,既要达到选拔人才的目的,也不能太容易。试点工作人员把考生集中起来复习,出题给考生做,看学生能回答到什么程度。出太浅了,小学文化也能上大学,那不行;出太深,大家考零分,也不行。正式考试出的题,也是以初中为标准,难度偏中下。

停了11年的高考突然恢复,考试统分遇到麻烦——算盘不够用。百色招办的人挑起箩筐,挨家挨户搜罗算盘,再挑到评卷点去。他们还将这一经验告诉各地招生办,要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试题简单但趣闻不断

广西大学退休教授罗里熊是1977年高考百色试点的评卷老师。

当年恢复高考的消息公布后,在横县中学当物理老师的罗里熊突然忙碌起来。“每天都有人来找我请教怎么做题。”他告诉记者,这些人都无一例外准备参加当年的高考。

到了11月8日,接到一纸通知,让他出差去百色。

11月11日,在考试的前一天,罗里熊和其他124名从全区各地调来的评卷老师,参加了全体评卷员会议。会上他才知道,百色高考试点,按科目、按地区抽调老师前来改卷,而他们的另一项任务是,结束百色高考试点后,回到本地区要组织接下来的高考工作。

从11月13日开始,罗里熊等人就开始了评卷工作。“我就负责理化卷。我记得当时是没有给标准答案的,而且题目也相当简单。”他说,物理题目基本上可以在初中课本里找到答案,而且限于年代的原因,多数与农业机械的使用操作有关,真正的物理学原理,反倒考得不多。

但即便如此,考卷上还是闹出不少趣闻。据罗里熊的笔记记载,地理卷的一道问答题“什么是四海”,好些人答不出来,只好“青海、上海”乱填一气;有些考生枯坐不知如何作答,只好写自己擅长“解放台湾”、对毛泽东思想“有深刻研究”等。而分数也是非常的低。百色某乡镇44个考生,数学考试一共考了26分,平均0.59分,最高的是6分。其他科目也是如此,大量的不及格。

新闻推荐

市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管理工作推进会召开

本报百色讯6月13日至14日,百色市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暨乡镇文化站建设管理工作推进会在那坡县召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黄建宁出席会议。黄建宁在会上要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端正态度,...

那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那坡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