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苏桂荣:心地善良 延年益寿 □农天宏 文/图

百色早报 2012-11-26 05:40 大字

苏桂荣  

1910年10月10日,苏桂荣出生于那坡县城厢镇达腊村念必屯。苏桂荣的父亲苏明德、母亲黄氏先后在1916年和1919年病故。年少的苏桂荣便成了孤儿。11岁以前,她吃百家饭,屯里的各家各户她都去吃过,常常是饥一餐饱一顿。12岁以后,在亲人的帮助下,她以给村里富裕人家放牛羊、做农活换饭吃的方式度过了艰难的童年时代。

郎才女貌  组建家庭  

16岁时,苏桂荣嫁给达腊屯的黎克明为妻,那时她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少女。婚后夫妻俩恩恩爱爱,共同养育了3个男孩现均已成家立业。目前,苏桂荣老人随长子居住,四世同堂,儿孙孝顺,其乐融融。

据村上老人说,苏桂荣老人年轻时,虽是个孤儿,但聪明伶俐,而且长得亭亭玉立,干活又很麻利。黎克明喜欢她漂亮、能干、好学,她则喜欢黎克明知书达礼,两人心手相牵,倾情相爱,感情与日俱增,直到1987年丈夫过世,他们共同生活了61年。丈夫在世时每天给村里的学童上课,劳动之余或是下雨天,苏桂荣经常跑到学校,站在窗外旁听,加上丈夫平日里也不时教她读书识字,使她学到了不少知识和为人的道理。

苏桂荣嫁到黎家后,结束了当孤儿的艰难日子。夫家家境不错,家公家婆很疼爱她。她知恩图报,对家公家婆也很孝敬,平时有什么好吃的,总是先孝敬公婆,家里农活和家务抢着干。苏桂荣十分疼爱孩子,家里的每个孩子从小到大都得到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她时刻把孩子的冷暖放在心上。孩子的读书教育、成家立业都凝聚着苏桂荣的心血。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黎克明曾当过几年国民党政府的副村长,经常给穷人办好事,新中国成立后,县、乡政府决定让他继续工作,去当教师,但黎克明不忍心让妻子独自承担家里的生产和照顾老人、孩子,正当犹豫之时,苏桂荣全力支持丈夫走上讲台,教孩子学文化。在那段时间里,丈夫白天教孩子念书,晚上教村里群众识字,进行扫盲。因此,家里的活基本上都是苏桂荣一人担着,但她都能把家里的事情办得妥妥当当,让丈夫放心工作。

心地善良  乐于助人

村上的老人回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苏桂荣并没有因丈夫当副村长而得意,更没有忘记自己结婚之前苦难的经历,经常劝丈夫要帮助穷人,她深感贫苦农家的艰难困苦,还和丈夫一起一直关照村里的贫苦人家,经常给村里穷苦人家送粮送物,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逢年过节杀猪还分给村里人。当年,夫妻俩还救治过一位从国民党军队逃出来的伤员。那名伤员伤势很重,苏桂荣便和丈夫一起连夜上山挖草药,两人差点都掉下悬崖。老人一辈子人缘都很好,村里哪家有难事,她都会帮助。据村里人介绍,苏桂荣老人年轻时特别爱唱山歌和跳少数民族舞蹈,还是彝族祭祀、歌舞等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每逢节日,她总是村里最忙的人,经常组织大家做公益活动。而且为了搞好活动,经常无偿拿出自家财物。老人眼睛很好,至今还能做针线活,还时不时地给村里的小孩子做布花鞋、绣头巾等。有时,村里人还特意来请老人给家里的小孩子做些花鞋和头巾,据说穿长寿老人亲手做的衣物,会给小孩子带来好运气。遇到这样的事她总是有求必应,也不收钱,长期如此。

吃喝不挑  生活规律

苏桂荣老人生活比较规律。一日两餐,家人煮什么她就吃什么,荤素都不挑剔,主要以玉米粥、大米饭和青菜为主,再吃些猪、鸡、鸭、鱼等肉类。如今,老人因大部分牙齿已脱落,习惯每餐都要有玉米粥,晚餐还要有些碎肉或煎鸡蛋,有时还会喝点自家酿的土酒。家里人说,老人现在每天除在家做些扫地、喂鸡鸭的家务活外,还出门跟村里人聊聊天,晒晒太阳。老人现在每天上午9点左右起床吃早饭,中午不睡午觉,到下午5点左右吃晚饭,晚饭后就开始睡觉,以静养为主。老人一生很少有病痛,几乎没有打过针,更不用说到医院住院治疗了。

【点评】

苏桂荣老人作为彝族同胞,保持着本民族乐观开朗的性格,最难得的是为富求仁的善良品质让她获得了极好的人缘。她饮食起居规律,早睡早起,吃家常饭菜,适当饮酒,帮助活络通经,促进睡眠,以静养为主。

新闻推荐

推销图书使用“潜规则”业务员被判行贿

本报那坡讯  为了使公司的业绩不断攀升,也使自己得到更多的利益,某图书销售公司的业务员李某,利用推销行业的“潜规则”,给负责订购图书的教育局工作人员送回扣,结果不...

那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那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