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林为扶贫产业注入金融动力

右江日报 2019-08-12 08:39 大字

本报隆林讯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冲刺的关键期,作为农业产业化、工业规模化程度不高的国定深度贫困县、区定极度贫困县的隆林,如何跑出脱贫攻坚“加速度”?近年来,隆林各族自治县党委、政府以问题为导向,加强研判,挖掘潜力,发挥农发行总行派驻该县的三人小组的金融专业作用,以搭建政银企保担合作平台、基金扶贫等为重点,探索出了一条金融服务支撑、合作经营带动、资本市场助力的多元化金融扶贫新路径,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金融支撑。

加强信用系统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该县建立“政府主导,人民银行推动”的信用体系,加大金融政策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金融参与意识、信用和法律意识。同时加大金融执法力度,对恶意欠贷逃贷的行为严厉打击和惩戒,为银行依法清收不良贷款提供有力司法支持,着力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同时,积极引导相关金融机构深耕农村市场,加强对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探索与服务,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占比,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据了解,目前农业银行隆林各族自治县支行已通过“惠农e贷”(烟农贷)产品,帮助了200余户烟农解决了1000余万元的资金短缺问题,有力推动了烟叶的扩大种植,助力烟农增收。

创新机制,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结合新型农业经济主体或龙头企业带动式扶贫模式,引导相关政府部门对接联系金融机构,满足产业扶贫的政策需求、特色产业金融服务需求,促进金融机构不断开发新型扶贫信贷产品。创新贷款抵押担保方式,扩大农业经营主体的担保范围的同时,还引进了广西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蚂蚁金服、百色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企业,进一步扩大农户和农业企业申请贷款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扩大多元担保模式,加大金融机构放贷力度。

发挥保险业助脱贫作用,加大风险分担保障力度。完善农业保险机制,引导平安保险、中国人寿保险等保险业嵌入金融产业扶贫,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意外保险等,增强农业经营主体参保意识,扩大参保产业覆盖范围,完善政府保费补贴,探索财政支持的扶贫产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提高扶贫产业对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的抵御能力。构建保险防止返贫机制,加强保险与信贷联结,防止出现因灾返贫、因病返贫冲击扶贫贷款安全性,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今年4月5日晚,该县岩茶乡、蛇场乡等地遭受冰雹灾害,造成大量烟叶受损严重,北部湾保险公司及时深入调查灾情并办理烟叶保险理赔46﹒6万余元,有效减轻了烟农受灾损失。

发展产业基金,构建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农发行总行定点扶贫三人小组借鉴“吕梁模式”成功经验,结合农发行总行对定点扶贫县的优惠政策,整合隆林资源,积极建立农业产业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以政府出资3000万元的风险补偿基金撬动5~10倍的信贷资金投入到扶贫产业,将直接的财政扶贫改变为财政风险补偿基金,用于核销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的较高风险溢价,从而逐步建立财政风险分担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集聚脱贫攻坚,实现财政扶贫与金融扶贫有效衔接。目前已成功投放信贷300万元,解决龙头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同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产业扶贫开发,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带贫企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发展,扩大金融政策“红利”。□黄仁雄

新闻推荐

隆林某药业公司设立霸王条款被处罚

本报隆林讯近日,隆林各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在市场巡查中,发现该县某药业公司下属的各药店在向消费者发放...

隆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隆林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