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林最后的苗寨木楼——隆林马弄古木楼群 □杨文升/文 李乃松/图
早春二月,我们应朋友邀约,从百色驱车250多公里来到苗族古木楼建筑群——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那地村马弄寨。
马弄寨,由德峨镇南去5公里,道路泥泞,只有部分水泥硬化,经上下几道弯后我们来到寨口。一眼望去,石板石条石墩砌成的屋基,一根根大柱和木枋交错架立,全手工建造的幢幢木楼在山间错落,40多幢相依在不大不小的谷地,层层叠叠,经历百年风霜如今依然傲立山中。几片炊烟袅袅盘旋于半山里。踏过遍地桃花瓣散落的苗寨,但闻桃花香,难见寨中人。仅见两三只狗和几头牛,一两个倒伏的背篓里装着正抱蛋的母鸡。
在人烟稀少的马弄寨寨尾,我们看到有几位头发斑白的老人,他们是苗寨古木楼的坚定留守者。
一位老人叹气说:“寨人外出广东打工的打工,搬走的搬走。几年前寨上大部分人就已搬迁去德峨街上起楼房居住,现只剩我们几个。我们舍不得这百年家园,所以还坚持留守。如果我们也走了,也许路人一把火,这寨子这木楼就不见了。”说者听者皆黯然神伤。
据了解,马弄寨是现在德峨镇乃至整个隆林各族自治县尚保存相当好的唯一苗寨古木楼群。在前些年次第进行的“危改楼”或年轻人闯广东打工赚钱寄回乡建起了片片“洋楼”“打工楼”“广东楼”风潮中,各式闪闪发光、姹紫嫣红、“高大尚”的白楼洋楼风“涌挤”进山中,与之同时进行的是一年消失了上千幢传统古木楼。不到十年间,德峨镇乃至隆林上万幢古色古香的苗族传统木楼消失。
如今马弄寨40多幢木楼仍保存完好,成了隆林“最后的苗寨古建筑群”。苗家古木楼是老祖宗留下的唯一可见家产,是蕴藏苗族千年建筑文化的物质文化遗产,是苗族传统文化和建筑艺术瑰宝。这些木楼工艺独特,高大宽敞,舒爽通风,风格别致。一幢木楼由四五十根柱和一百多条木枋条交错搭建,不用一颗钉,不用半两水泥,全凭卓越的苗族老艺人的智慧和一双手用锤子“叮叮当当”敲打建造起来。马弄寨这一古木楼群已超百年,最早的是晚清时建造,部分为民国初期建造。
寨里见多识广的陈老先生介绍说:“如果不是前几年几个位老人下决心挺身保护,任由年轻人的性子瞎来……啊哟,每起一幢楼房就非得要同时推倒一幢古木楼,那么马弄寨这些古木楼也早不见,早变柴火化做灰烬了。”
“这古建筑,怕也坚持不了三两年了?”我们忧心地问。
陈老先生说:“苗族古木楼是苗族千年文化的见证,是苗族建筑活化石,我们不想让这些幸存的古木楼也倒了,更不想让它们消失。为让这些古木楼不再消失,不再被推倒,我们想用这个古木楼群搞旅游,让人们来隆林德峨民族风情旅游小镇旅游时也来看一看我们这个小苗寨,来观赏我们的苗族建筑文化,吃苗家饭,看苗家山,住苗家房,享受苗家舌尖上的美食——这是我们之所以留守苗族古建筑群的第二个初衷。”
一语中的。是的,德峨镇和周围乡镇村村屯屯上的苗寨木楼消失了,因而马弄苗寨的古木楼群目前也就变得非常稀有,弥足珍贵。它的存在意义也不仅仅是文化上的,更是历史的。马弄苗寨古建筑群已成为德峨镇乃至隆林各族过往生活贫困、现代经济发展、民族进步、生活富足、社会文明的象征,也是国家强大、人民生活步入小康富裕的一个缩影。它承载着百年苗冲史。有可靠消息说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已被列为隆林乃至百色旅游开发重点,德峨民族风情旅游小镇的开发和旅游正在急速升温中。相信不久的将来马弄寨苗族木楼古建筑群一定会受到四方游客的青睐。苗寨几位老人辛辛苦苦保护和留守下来的这片古建筑群的第二个初衷看来也一定会实现。愿马弄寨这唯一最后苗族古建筑群能在隆林开发民族风情旅游热潮中得到更好保护,更好开发,成为人们去德峨民族风情小镇旅游时前往观赏苗族古老建筑和了解苗族历史文化的最好去处,成为不朽民族文化符号和永远记忆。
新闻推荐
感恩家乡 回报家乡 ——记国有维都林场派驻新寨村扶贫工作队员李书苹 □林 斌文/图
李书苹认真填写贫困户基础数据。李书苹在贫困群众家里察看黑猪养殖情况。李书苹与群众谋划发展。看到长势喜人的葡萄,李书苹与贫困户非常开心。李书苹与贫困学生谈心,了解她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李...
隆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隆林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