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彩民族 云端追梦 ——市第四届文艺汇演隆林各族自治县专场演出侧记 □本报记者 韦 洁
图为壮族群舞《醉谷飘香》。□本报记者 韦克家摄
一面巨大的、象征着吉祥如意的圆形画卷摆放在舞台正中央,画卷上镶嵌着由粉、红、绿、蓝、黄五种颜色构成的精美纹饰,这五种颜色象征着居住在隆林的苗、彝、仡佬、壮、汉五个民族。一位身材魁梧的壮族先民,昂然站立在画卷之上,高声呐喊,奋力起舞,舞步刚劲有力,喊声嘹亮高亢。他缓缓地张开温暖宽厚的臂膀,呼唤着苗、彝、仡佬、汉等民族儿女,走进一个美丽多彩的地方——隆林。在苗、彝、仡佬、壮、汉五个民族热情洋溢的舞蹈下,斑斓的画卷徐徐展开,犹如涌动的潮水。月日,振奋人心的舞蹈《觅》拉开了市第四届文艺汇演隆林各族自治县专场——大型民族歌舞《炫彩隆林》的序幕。
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和体育广电局副局长卢贞蓉告诉记者:“《炫彩隆林》这台节目主要内容是反映隆林各族自治县苗、彝、仡佬、汉四个民族经过长期艰难跋涉,苦苦寻觅,历经艰辛来到了美丽的隆林,与原住民族壮族一起,共同在隆林这片温馨的家园,和睦相处,并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团结奋进,共建富裕、美丽、文明、和谐家园,创造美好生活的喜人景象。”《炫彩隆林》分为序、上篇《寻梦家园》、中篇《云上街市》、下篇《炫彩隆林》和尾声五个部分。
舞台上灯光昏暗,一位举着火把的彝族女子迈着步子缓慢走来,她用彝语唱起悠悠的古歌,她寻寻觅觅,寻找着祖先们迁徙到隆林踏过的荆棘路,她用火把点燃高高的柴堆,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彝族古歌《千山万水》低沉婉转,如泣如诉,表达了彝族人对祖先的敬畏和思念,也揭露了隆林彝族人的民族密码。
牛是仡佬族的魂,是仡佬族的神灵,传说在远古的部落,牛背着仡佬族的祖先渡过红水河来到了隆林。男子群舞《牛祭》将仡佬族的历史娓娓道来。挂满牛头的高大柱子矗立在舞台正中央,身强力壮的仡佬族汉子们手做牛角状,围绕着柱子跳起铿锵有力的牛角舞,高举牛头,气吞山河,虔诚地祭拜先祖。
很多人到隆林,都会探访荟萃了隆林民族特色的地方——德峨街圩。在德峨,每逢集市圩日,当地各民族都会穿上他们最漂亮的服装来赶圩,所有隆林各民族文化的精髓都浓缩在一条街上,街上变成了欢乐的海洋,由于隆林地处高原余脉,常年云雾缭绕,隆林德峨街圩又被人们称作“云端上的街市”。
舞台上,人群簇拥,熙熙攘攘,隆林各民族赶圩交易的人们,你抱着南瓜,我提着腊肉,集市上布匹、成衣、辣椒串等各种商品和壮锦、蜡染、刺绣、挑花等手工艺品琳琅满目。一群卖酒的苗家少女,端坐在一排酒坛后面。一位幽默顽皮的老汉,腰间挂着酒葫芦来到卖酒的苗家少女面前,少女们热情地邀请他品尝自家新酿的米酒。老汉暗自窃喜,挨个品尝美酒,就是不买,尝着尝着渐渐醉意朦胧。在几乎品罢所有少女家的酒时,老汉已经酩酊大醉,步履踉跄,险些摔倒,幸亏被一位买酒的苗家少女和一位赶圩的青年小伙儿扶住。两个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搀扶着老汉,情不自禁地抬头互望,含情脉脉,炽热的目光仿佛永远定格在这美妙的瞬间……情景表演《云端上的街市》有声有色地展现了德峨街圩热闹非凡的场面。
碧水如玉,百鸟啾鸣。天生桥高原天湖碧波万顷,风光如画。湖中鱼群穿梭往来,跳跃欢腾。一位老渔翁乘着竹排来到湖中,看着湖中肥美的鱼儿,脸上绽放着喜悦的笑容。渔翁欢快地撒网捕鱼,希望能有个好收成。鱼儿机灵地躲过了渔翁的渔网,仿佛跟渔翁玩起了水中游戏。渔翁急了,忍不住跳进了湖中,与鱼儿们展开了追逐,鱼儿们在他的身旁穿梭嬉戏,渔翁跟鱼群斗智斗勇。最后,经不住鱼饵诱惑的鱼儿们,都成了渔翁的网中鱼……壮族舞蹈《天桥戏渔》呈现了隆林天生桥库区移民们捕鱼时的欢快和乘着渔船满载而归的喜悦场景。
《炫彩隆林》总导演韦斌向记者介绍道,《天桥戏渔》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广西壮族画家吴学斌的神仙鱼作品《飘飘欲仙》。从画中,《炫彩隆林》创作团队联想到了天生桥库区移民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的网箱养鱼业。为将隆林网箱养鱼业欣欣向荣的场景搬上舞台,他们通过艺术化的方式,择取多位舞蹈演员在舞台上以灵活的肢体动作惟妙惟肖地展现鱼儿们的活泼好动,并让由舞蹈演员扮演的鱼儿与扮演渔翁的舞蹈演员互动打闹,使观众们通过观看晚会也能感受到隆林网箱养鱼业的蒸蒸日上。
在如浪涛般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歌舞《炫彩隆林》为隆林各族自治县专场演出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新闻推荐
百色是我国革命圣地之一,是中国芒果之乡,是边境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地处骆越文化和云贵高原文化的接合部,是世界壮泰语系民族的文化轴心地带,所辖的1市1区县中,居住着壮、汉、瑶、苗、回、彝、仡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