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隆林贫困生 大学梦“隆”林 ——我区林业系统资助贫困学子梦圆“绿色大学”剪影

广西日报 2016-06-15 21:26 大字

本报记者 蔡道利  本报通讯员 甘剑伟 张 雷 文/图

入夏,烈日炎炎,大二女生甘旭扛着红外线测高仪,与同学们一道穿林登山,学习测量林木高度、小班面积、森林蓄积量等林业专业知识。一天下来,个个衣服湿透,人人神采飞扬。

甘旭来自隆林各族自治县一个严重石漠化的小山村,现在就读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林业工程专业。一入学就提供给她学费、住宿费的,是自治区直属国有派阳山林场。而她的意愿,是多学一些林业知识,今后让家乡还光秃秃的石山,尽快“隆”起绿油油的森林,让生态经济在家乡兴隆起来。

这所生态学院半世纪前叫“广西林学院”,建在柳州市,占地1.8万亩,坐落于绿水青山间,校园大树林立,人称“绿色大学”。2013年至今,3年来先后有144名隆林贫困生,像甘旭这样在林场资助、学院帮助、社会关爱下,梦圆“绿色大学”。

自治区林业厅对口扶贫隆林各族自治县,厅里除在项目、资金等方面多方扶持外,考虑更多的是扶贫扶根本、树木先树人。于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扶贫办法连年实施。

2013年首批53名隆林贫困生走进“绿色大学”,2014年第二批45名接踵而来,这两批学生由13家区直林场直接资助;2015年对第三批46名隆林贫困生的资助,来自全区林业系统扶贫捐款。

学院方面热情支持,积极为贫困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鼓励贫困生一二年级时争取助学金、奖学金,弥补在校生活费用;到了三年级,又组织学生走出校门顶岗实习,开辟学费、生活费新来源。

这套帮扶机制,使一些考试成绩远超过录取“门槛”的隆林贫困家庭考生,愿意放弃原先向往的大学,转报甚至转学过来。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周全连介绍,生态学院50多个专业几乎都有来自隆林的贫困学子。

天蒙蒙亮,一辆大巴停靠在生态学院大门边,一群头戴黄色安全帽的年轻人依次上车。他们是建筑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2013级学生,出发前往柳州市建筑工地实习,早出晚归。

韦昌宏也在其中,此时他父亲也在百色市建筑工地做工。在两地建筑工地分别忙活的父子俩,一个在搬运砖头,一个做施工管理。

在校园里难得见到三年级学生,他们都在校外实习,其中林业工程系学生基本都到直接资助自己的区直林场实习,为下一步参加工作练本事。生态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即将毕业的2013级隆林学生十分抢手。

“教育扶贫是最根本、最精准的扶贫。”生态学院院长罗掌华这样认为。

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隆林各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