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来自香江的爱意 ——香港爱心人士百色捐资助学纪实

广西日报 2016-02-26 21:52 大字

本报记者 刘 琴 本报通讯员 梁 敏

“衷心感谢广州、香港亲人对我校的真诚帮扶。”新年之初,百色高中校园里悬挂着这样一幅红色的横幅。

当天,百色高中举行“国樑助学班”、“郑柱成爱心助学传承班”冠名开班仪式暨爱心见面会。全国扶贫状元、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广州市政协原主席陈开枝率香港日成集团主席、全国扶贫先进个人郑梁焕珍女士,香港日常集团董事长、广州市白云区政协委员郑国樑,香港日程集团董事郑洁盈等参加开班仪式。

再次踏上百色这块热土,再次亲临百色高中,他们倍感亲切与温暖。

郑梁焕珍女士倾情百色教育,关爱老区孩子,用她慈母般的胸怀呵护大山里品学兼优的孩子们茁壮成长。

从1999年至今,郑梁焕珍女士一家资助百色老区的善款达2000多万元,并在百色高中开设了“郑柱成少数民族助学班”,捐资建成百色高中郑柱成图书馆大楼。如今,“国樑助学班”、“郑柱成爱心助学传承班”又在百色高中开班,为百高学子送来了浓浓大爱。

1 结缘百色

在百色,有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字,那就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广州市政协原主席陈开枝。

1996年,广东开始帮扶广西,时任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陈开枝受命担任广州市对口帮扶百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具体负责帮扶百色事宜。

帮扶期间,陈开枝曾80多次到百色,被授予百色市荣誉市民,评为全国扶贫状元。1998年,陈开枝当选广州市政协主席,不再分管百色扶贫事情。但他以扶贫的义务没有变为由,继续关注百色扶贫。他每次到百色都是利用周六、周日或节假日,为的是广州工作和百色扶贫两不误。

扶贫先扶智。1999年5月,陈开枝率由广州市政协组成的港澳扶贫考察团到百色考察。香港祈福国际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彭磷基及其夫人孟丽红,香港日成集团主席郑柱成及其夫人郑梁焕珍也随同考察。

当看到百色365万人只有一所地区级重点高中时,彭磷基、郑柱成坐不住了,决定分别投资帮助百色老区兴办一所地区重点高中和一个少数民族班。

2000年,全国政协委员彭磷基捐资兴建百色祈福高中,他还亲自跑工地,参与学校的规划、设计、建设、设备采购,出考题、考核应聘老师,每年还抽空去学校,确保办校优质。也在这一年,“郑柱成百色少数民族助学班”第一期助学班在百色民师附小开班。

2 爱心接力

“郑柱成百色少数民族助学班”是全国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班级,2000、2001、2002年,三期助学班共招收251名少数民族学生,郑柱成夫妇负担这些孩子从小学5年级到高中8年的学习、生活费用。

2004年2月,郑柱成先生因病不幸离开人世。10月,郑梁焕珍女士参加了“郑柱成百色少数民族助学班”学习汇报会。在会上,她含泪对受捐助的学生说:“虽然爷爷走了,但是请你们放心,奶奶一定会完成爷爷的遗愿,替他管好你们,让你们继续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郑梁焕珍女士不仅和丈夫倾情于百色教育扶贫,也让自己的子女接过捐资助学的接力棒。儿子郑国樑到凌云县考察时,看到当地的一些校舍破旧损坏,便出资50万元兴建了凌云县品村国樑希望小学。女儿郑洁盈到国樑希望小学考察时,当场捐资30万元作为奖教金。正是在父母的影响下,两个孩子也热心教育扶贫事业。

十几年来,彭磷基、孟丽红夫妇已先后捐助近3000万元支持百色祈福高中建设、发展,主要援建的项目包括办公楼1栋、教学楼2栋、图书馆1栋、教师住宅楼1栋、学生公寓楼1栋、学术交流中心1栋以及校园网(第一期工程)、图书资料、教学设备设施等。

2014年9月起,孟丽红女士捐资300万元在百色祈福高中创办“孟丽红助学班”,此班每年招收50名品学兼优、成绩优异、家境贫寒的初中毕业生,连续招收10年。

此外,香港各界爱心人士通过各种渠道在百色各县(区)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建设学校教学楼、宿舍楼等基础设施,帮扶贫困生。据统计,近年来,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香港中文大学校友会联合教育基金会等组织及个人累计捐资近2000万元,新建教学楼、宿舍楼20多栋,帮扶资助学生近万人,为学校更新配置电脑等办公设备一批。

3 难忘恩情

郑梁焕珍女士一家资助的251名民族学生分别于2006、2007、2008年高中毕业,并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其中考上重点大学126人、二本108人。如今,他们有的成为国家公务员,有的进国家重点企业,有的正在读研究生。看到这些与丈夫曾经资助过的孩子如今已成为祖国的栋梁,郑梁焕珍女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通过高考,隆林各族自治县克长乡海长村巷志屯的苗族学生王开文成为村里第一名大学生。他在报纸上公开发表一首诗,感谢资助他的恩人:“喜从天降/郑柱成先生给我一双/能飞的翅膀/从此/我成了一只彩蝶/飞到了这座温馨的校园/采摘人世间最纯最甜的蜜/从此,一个苗族的后代/点燃了一盏永不熄灭的心灯。”

瑶族学生韦付庭是凌云县人,曾就读百色民师附小、百色高中“郑柱成少数民族助学班”,读大学时,郑柱成先生的话语常在他耳畔回响:“希望你们为了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而努力奋斗。”毕业后,他选择回家乡工作,打算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如今,他担任凌云县玉洪瑶族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苏晓琼是第一期获得资助的彝族贫困生,2006年考入百色学院,毕业后在广西一家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今年初,苏晓琼抱着儿子来看望昔日的恩人。看到学生们事业有成、家庭幸福,陈开枝、郑梁焕珍、郑国樑等格外高兴,他们争相抱起苏晓琼的儿子,并开心地说:“我们可是四世同堂哦!”

隆林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隆林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